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3年04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研究8年
破解降低心梗死亡率密码
□熊诗强 李诗敏 本报记者 侯文瑾

       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第三届“四川杰出人才奖”颁奖仪式在成都市举行。会上,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西南交通大学“心肌梗死生命周期关键节点的干预措施研究”项目,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基于多项研究

       找到降低的关键点

       据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显示,我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只有约1/3能在指南规定时间内得到再灌注;同时据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China PEACE)显示,中国75 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首诊在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医院,存在诊断治疗不规范、救治网络和转诊体系不完善等情况。

     “基于多项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心肌梗死救治面临的一些节点性问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席专家蔡琳表示,心肌梗死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黄金救治期”体系建设不完善以及介入术后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再狭窄,都是导致心肌梗死死亡率仍未下降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除了不断提升救治能力之外,还应该同步关注新型支架的研发,克服患者救治的‘短板’。”

     “成都经验”

       造就“成都速度”

       作为区域心血管疾病诊治“排头兵”,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启了一项长达8年的研究项目,希望从临床和基础两个方面入手,完成心肌梗死生命周期关键节点干预策略的系统性研究,从而破解困扰心肌梗死救治的难点,以全面提升救治成功率。

       在这期间,作为成都市心血管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牵头对成都地区96家各级医疗机构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并统计分析救治现况,而这也是国内首个针对该类疾病的区域性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过去在心肌梗死救治中存在‘120’呼救率低、急诊溶栓或介入手术治疗率低、院内死亡率较高等情况。”蔡琳表示,“正是通过这种区域覆盖性的调查,帮助我们找出了本地心肌梗死救治的一些‘症结’,归根结底,首先是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胸痛救治体系,保障各级各类医院同质化提升,才能为患者高质量救治托底。”

       作为云贵川首个获得认证的“国字号”胸痛中心,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先致力于建立完善规范的胸痛救治流程。发展至今,急性心梗平均入院至导丝通过时间(D-to-W)的国际标准为90分钟以内,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平均时长为69.2分钟。

       在成都市卫健委等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不断完善的“三院经验”升级为可复制的“成都经验”,成为构建急性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重要基石。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震介绍说,近年来,该科已先后帮扶四川省内52家医院完成胸痛中心建设、7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筹备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同时作为“成都市胸痛急救地图”发布牵头医院、“成都市胸痛中心联盟”牵头组织医院,持续在推动区域胸痛急救同质化发展方面发力。

     “成都智造”

       突破传统“短板”

       除了不断完善救治体系建设,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还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建立起医工结合研究平台,着力于新型冠脉血管支架的研发。

       基于这一平台,先后取得了诸多亮眼的成绩:发现了促进冠脉支架术后血管修复的新途径;研发了Ang1仿生涂层和DNA适配子功能化涂层;阐明了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关键机制;发明了肝素仿生冠脉支架……伴随新型冠脉血管支架研发的一项项成果,为防治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和狭窄提供了新方法和新策略,同时也成为心血管介入器械国产化的重要技术储备之一。

      下一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将着力同步推进心血管疾病区域医疗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在高水准医学科技创新平台之上,以新视野、新技术、新研究持续保持学科先进性,助力医院“打造人民满意的西南地区第一方阵医院”发展目标,为群众提供有温度的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