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3年04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段惠娟

       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等。早期可有发热、咳嗽、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细菌和病毒随患者咳嗽、打喷嚏的飞沫散布在空气里而传染给他人,也可以通过手接触等感染。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分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表现为喷嚏、鼻塞、发热、咽痛等。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同时多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肺炎: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关键环节,常用的抗感染药物有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目标是长期控制症状,预防未来风险的发生。常用的控制哮喘的药物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泼尼松、泼尼松龙等。

       支气管扩张症:主要症状为持续或反复地咳嗽、咳痰或咳脓痰。治疗可用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沙丁胺醇等。

       肺结核: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可疑症状。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常用的抗肺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治疗有急性加重期治疗和缓解期治疗,急性加重期常用治疗药物有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复方甘草合剂、氨茶碱等,缓解期的治疗有戒烟、增强体质、打流感疫苗或肺炎疫苗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气促、喘息或胸闷等。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糖皮质激素等。

       肺脓肿: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乏力、厌食、咳嗽、咳痰等。治疗方式有抗生素治疗、脓液引流、手术治疗等。常用的抗生素有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卧床休息,出汗太多、不能进食者要适当补液。

       二、高热患者应适当降温,咳痰严重者可给予止咳祛痰药物,形成脓胸者要积极引流。

       三、卧床时要勤翻身,多拍背,经常吐痰。

       四、慎用退热药,以防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五、原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练习呼吸操、吐纳功等,增强肺功能和呼吸道防御功能。其他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也都能增强体质,并能调畅情志,疏通气机,预防本病的发生。

       六、急性期每3~5天复诊1次,恢复期每隔1~2周复诊1次;有高热不退、神志恍惚或气急加重、口唇发绀等症状者,要随时到医院复诊。

       只要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恢复健康。少数病情严重、年老体弱、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较差。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应注意以下问题

       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以提高免疫力。

       注意保暖。由于昼夜温差比较大,人们感受天气的冷暖又是不一样的,所以自身要注意保暖。也要防止足部受凉,足部受凉易引起感冒。

       冷水洗脸,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养成冷水洗脸的习惯有利于提高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特别是一些比较密闭的场所和装有中央空调的房间要经常通风。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不要疲劳过度,否则必然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勤喝水、多喝水。秋季气候多风干燥,空气中粉尘含量高,少量多次饮水可保持鼻黏膜湿润。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