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3年03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有“炎”就要用抗生素吗
金涛

       抗生素目前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不论抗生素如何有效,还是有细菌会对其产生毒副作用以及耐药性,并且由于抗生素的逐渐普及,导致临床中抗生素滥用、使用不合理等现象时常发生,所以对于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已经成为临床中重点关注的医疗卫生问题。虽然加强了关注,但是部分医师还是会出现滥用的情况。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在对某些疾病实施早期治疗中开出的抗生素处方有一半以上不符合标准,尤其是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上。部分医师和患者也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错误的看法,认为一旦发生了炎症就应当使用抗生素进行消炎,如果对抗生素的作用不了解,滥用药物还会导致其他副作用的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那么,有炎症就应当使用抗生素吗?本文将对此进行讲解。 

       什么是抗生素

       最初抗生素的使用是为了杀灭细菌,所以有一段时间将其称之为抗菌素。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中逐渐出现了抗病毒、抗支原体、抗衣原体以及抗肿瘤的抗生素,所以又将其称之为抗生素。然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到的抗生素,主要是指杀灭细菌的抗菌素。抗生素有很多种类型,例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红霉素等,每一种药物类型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患者进行适当用药。

       抗生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抗生素能够对病原菌导致的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但是也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就比如说,皮肤过敏、肝脏损伤、肾脏损伤、红细胞以及白细胞降低,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的发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呕吐、腹泻、恶心、便秘等,也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损害。目前细菌产生的耐药性是人类面临的挑战,就比如说肺炎链球菌,在以往对于红霉素、青霉素等药物都有很强的敏感性,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普及导致细菌耐药性上升。还有些细菌因为耐药性较高,几乎表现出了“刀枪不入”,就比如说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是有一定数量的,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的正常菌群发生紊乱,引起其他病原体的滋生,造成“二次感染”,因此需要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严格的规定。

       关于抗生素的误区

       1.抗生素就等于消炎药。2.使用抗生素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3.广谱的抗生素效果一定优于窄谱的抗生素。4.最新的抗生素一定比老一代抗生素效果好,价格高的一定比价格低的效果好。5.抗生素用量越多,那么控制感染的效果越好。6.如果出现了发热就应当使用抗生素。7.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需要频繁地更换抗生素。8.如果服用抗生素出现效果后,应当立即停止用药,防止对身体各脏器产生损伤,出现细菌耐药性上升,或是二次感染等。但是在这里建议大家,普通的感冒发热使用一般的感冒药即可,能扛则扛,千万不要滥用抗生素。

       有“炎”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

       胃炎属于炎性病变的一种,会出现恶心、疼痛、厌食等症状,需要给予其阿托品或是解痉类药物,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抗生素,还会对胃黏膜产生更为严重的损伤。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呼吸道受到环境或是气候的影响,在治疗上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或是局部的激素类气雾剂。对于慢性咽喉炎使用抗生素不仅对疾病治疗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还容易导致患者自身菌群紊乱、耐药性增加,如果患者有白细胞增高、急性充血的表现,可考虑使用抗生素,其余症状一般不考虑使用抗生素。

(中江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