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3年03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心衰的前兆和预防
俞诗杨

       心衰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心脏病发作时导致的心脏功能下降,会使患者出现一系列呼吸急促、身体乏力以及心悸等症状。心衰属于进展性疾病,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治疗和护理,通过长期管理的方式,避免疾病进展速度过快。近年来患有心衰的患者数量持续增加,死亡率有所提高,为了能够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需要提前了解心衰发作的前兆,做好预防措施。那么你知道心衰有哪些前兆呢?如何做好心衰的预防?

       心衰有哪些前兆

       倦怠乏力 在心衰发生前患者夜间睡眠质量下降,心情烦躁,经常会出现失眠的现象,如果患者同时存在其他心脏病或者高血压,身体会有明显的倦怠乏力表现,在生活中反应变得迟钝,从而引发厌食以及嗜睡等症状。主要原因是心力衰竭致患者脑部供血量不足,使患者的身体状态受到影响,患者应尽早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夜间气喘 患者存在基础心脏病,在夜晚睡觉时需要将枕头垫高,当患者在平卧之后会产生明显的咳嗽气促症状,多数患者会在睡觉的过程中被憋醒,此时患者需要坐起来进行持续喘息,喘息后症状会有所缓解。这一症状代表患者有心衰进展的可能,需要患者重视其严重性,尽快至医院就诊。

       心跳不规律 在心衰的早期阶段患者心脏跳动速度会明显加快,当患者进行简单的活动后,脉搏频率在每分钟100次以上。部分患者会存在心律失常的症状,如果患者发现自己心跳不规律应当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检测心功能是否出现了问题,确保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并治疗。

       起夜次数增加 对于隐性心衰以及冠心病患者而言,在夜晚休息时心脏负荷有所下降,心脏的排血量以及肾灌注血量也会有所上升,这会导致夜间患者频繁起夜排尿。这一现象也是隐性心衰的主要症状表现。

       无痛心梗 心肌梗死同时也会引发心衰,约25 的患者属于无痛心梗,且患者年龄普遍在60岁以上,患者出现隐性心衰的概率较高。患者在生活中经常咳嗽,痰液较多,存在气短胸闷的症状代表患者存在心衰隐患。

       如何预防心衰

       适量运动 通过定期运动锻炼可以降低心衰概率,有效强化患者心脏的功能,定期适量运动的患者心衰危险率会大幅度下降,男性下降幅度为33 ,女性为36 。在运动过程中患者应当重视选择舒缓类有氧运动,例如游泳、慢跑或者太极拳等,每周运动次数在3次到5次,每次运动时间30分钟到1小时,根据个人身体负荷状况调整,最好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

       充足休息 患者应当每天保持充足的休息,良好的睡眠会减轻心脏运行负担,在降低身体耗氧量的基础上提升肾脏供血量,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水肿症状,从而降低心衰发作概率。

       戒烟戒酒 烟酒对于患者的心脏功能会有严重的损害,特别是香烟内含有大量的焦油以及烟碱,会给心血管造成严重的危害,增加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概率,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加重,诱发心衰出现。心脏病患者应当做到戒烟戒酒,避免烟酒继续危害身体。

       加强保暖 在气温下降时需要及时做好保暖,如果保暖工作不到位会使患者出现感冒发烧的现象,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心力衰竭。如果患者出现发烧或者贫血等疾病需要立即接受正规治疗,避免相关疾病诱发心衰。

       保持好心情 心衰和患者的心情有着紧密联系,在生活中患者应当在心情愉悦的基础上保持平稳的心态,不能出现过于激动的情绪,重视减少和他人的争执。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