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3年03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如何护理
胡亭婷

       临床中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就是指排除疾病复发和慢性感染以外的其他因素引发的疼痛。慢性疼痛的持续时间在2个月乃至更久,在这段时间,患者会持续感到疼痛,深受折磨。近些年,我国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剖宫产,剖宫产率是39 ~60 左右。剖宫产是妇产科非常常见的手术方法,现阶段剖宫产手术后慢性疼痛已经成为一个潜在的身体健康问题,并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关注。下文就为大家介绍剖宫产手术后慢性疼痛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

       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创口疼痛:剖宫产手术后,产妇腹腔会有一个创口,这是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2.宫缩引起的疼痛:子宫不间断地长时间收缩会引起产妇出现疼痛。3.产妇的个人体质问题。

       剖宫产术后翻身护理

       剖宫产术后,产妇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创口,还要勤翻身,休息时尽量选择半卧体位,一定要自主排尿。手术结束当日,产妇要检查伤口是否存在渗血现象。若有出血,护理人员要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生并予以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假如患处发生肿胀、发热或剧痛,也要准确记录,并及时通知主治医生采取有力措施。手术后产妇要重点关注翻身的重要性,以此缓解腹胀、疼痛等症状,并且也有益于恢复肠胃肌肉的正常蠕动,尽早排出聚积在肠道内的污浊气体。与正常分娩的女性不同,剖宫产术后产妇醒来的时间不同,产后恶露的排出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歇息期内,护理人员要引导产妇尽量选择睡硬床板,与此同时让产妇取半卧位休息,定期帮助产妇翻身。应用此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产妇宫腔感染,同时还不会影响子宫复位,有利于创口短期内痊愈。拔掉导尿管后,假如产妇有排尿感,最好引导其自主排尿,这样可以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免造成导尿管细菌性感染。

       剖宫产术后饮食护理 

       剖宫产术后第二天,产妇可以适当吃流食,如小米粥、紫菜汤、鸡蛋汤等。并禁止喝牛乳、豆浆或含有丰富蔗糖的食物。肠道内气体排出后,产妇可以少量摄入馄饨、水饺或粥。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创口,严禁吃深颜色的食物,以防加剧疤痕颜色,使创口较为明显。 

       剖宫产术后生活护理

       产妇在伤口结痂后会觉得很痒,但是护理人员要告知其不可用手抓挠,应使痂皮自然脱落。取下遮盖创口的纱布后,要用干净的纯棉毛巾覆盖创口表面,并给产妇使用束缚带,减小摩擦力对皮肤的刺激。假如产妇想下床适当活动,必须用手固定创口,防止创口撕裂。下床时,一定要先侧卧,随后慢慢支撑身体,防止腹部直接用力。手术后48小时之内,假如产妇膀胱收缩正常,排尿功能恢复,即可拔除手术中为产妇留置的导尿管。手术后三四个小时之内,产妇必须排尿一次。当感觉排尿时有炙热或刺痛感,护理人员要在医生指导下予以处理,避免发生尿路感染。手术后4个星期内,产妇不可以过度劳累,不能提重物。如果情况允许,产妇应尽早下床活动,以加快胃肠道的蠕动,避免发生肠粘连等不良症状。

       剖宫产术后运动护理 假如产妇的身体允许,无明显不适感和并发症,护理人员可以教其在床上适当活动。正确示范,引导产妇平躺于床上,将双腿上举,保持与上身垂直后渐渐放下双腿。这一动作每日连续做5组。每组10个,每天早晨一次,夜间一次,促进产妇身体机能的恢复。 (仪陇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