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仍在进行中,不少民生选题持续升温。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对健康码等应用程序的去留十分关注,他建议,应限时删除健康码搜集的相关数据,示信于民,让老百姓放心。
近年来,健康码在个人出行、企业复工复产、风险区域划分、流行病学调查等领域曾占据重要角色。如今,健康码不再作为民众是否健康的唯一凭证,已经日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但是,存放在健康码后台的大量个人信息该如何处理,成了社会焦点。
胡成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健康码的应用是紧急状态下的非常之举,随着疫情防控进入“乙类乙管”新阶段,健康码已全面停用,对于这一涉及亿万群众切身利益的工具,有必要进行总结分析,明确回应群众的呼声。
此前他也曾进行走访调研,他分析,广大群众对健康码的忧虑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赋码规则的不透明,例如有的地区进行赋码、弹窗却不告知触发的具体原因。二是健康码常态化的问题,部分地区草率地传递出要将健康码常态化的信息,引起了民众的警惕和反感。最令人担忧的是健康码的数据安全问题。
针对群众担忧的问题,胡成中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中增补健康码相关内容,明确其启用、停用的条件和权限,明确赋码规则和救济渠道。
此外,胡成中还建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宣告本轮疫情结束的时候,应明确宣示健康码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不应也不会转入常态使用。
针对老百姓最关注的数据安全问题,胡成中建议限时删除健康码搜集的相关数据。去年底,中国信通院在停用“行程码”时明确表示,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存储用户个人行程数据,在此期间产生的运维数据滚动删除、销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做好善后工作,组织健康码数据相关的各级政府部门和信息服务企业,以中国信通院和广东省等为榜样,限时梳理健康码数据并彻底删除,示信于民,让老百姓放心。
话题延伸>>>
完善健康大数据
共享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
健康医疗大数据蕴藏了丰富的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等海量信息,是人民健康保障的数据金矿和证据源泉。然而,目前我国医院诊疗和医保等健康医疗大数据利用缺乏完善的共享机制。数据共享多局限于政府、医疗机构、科研院校等组织,尚未形成面向广大专业机构、团队开放共享的原则、规范、标准。
为此,建议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数据的共享和分析利用。政府可指定专门机构或部门,制定工作机制和流程,负责数据共享申请的审批、督促、推进等工作。同时,搭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云端共享平台和智慧分析挖掘平台,降低大数据分析和挖掘门槛,监督已共享数据的使用情况,督促分析进度,掌握阶段性分析结果。此外,应在高校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相关教材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缓解这一领域人才紧缺的问题。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