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汤亮:
发行特别基金盘活“养老钱”
“每个老年人手里攥着的那些养老钱,通俗来说就是‘救命钱’,是他们的‘养老资金池’,如果池子里的水日渐减少,养老支出难免会有后顾之忧。”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深,群众的养老支出也在增加,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建议,应当出台相关金融政策,发行“特别基金” “特别债券”等,创新性地做好城镇老年人“养老资金池”增值保值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盘活这笔“压箱底”的“救命钱”。
汤亮认为,对绝大多数的城镇老年人来说,退休金加上个人积蓄是养老的经济保证,主要用途就是用来支付看病、治疗和买药的准备金,也是他们的“养老资金池”。“这笔钱能否保值增值,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是事关社会安定团结的一件大事。”汤亮注意到,近年来,为盘活个人“养老资金池”的有限资金,尽量做到保值增值,许多老年人都在动脑筋“理财”,但许多老年人往往不具备理财技能,甚至遭遇五花八门的理财诈骗,痛失一生积蓄。
对此汤亮建议,国家出台相关金融政策,允许大型国有银行发行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或十年期的分红式“中国养老特别基金”“中国老年人特别债券”等,把这部分暂时闲置的资金投入由国家控股、银行监管的具有长期良性回报的项目中去。
全国政协委员崔亚丽:
打造高质量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作为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当选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后,我秉承民盟“不调研就不发言”的优良传统,聚焦民生关切,扎实调研,认真履职。
2022年,我和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委会共同建议的“老龄人群医防融合智慧服务示范应用”被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采纳,列入《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实施计划》。
2022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9.8 ,达2.8亿人。未来,我们的养老不能只是依靠晚辈照料,而是要实现科技赋能、数字赋能,让智慧养老托起“最美夕阳红”。
建议将符合条件的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在养老体系中推广应用,稳步提升参保患者保障水平。可尝试以国家项目引领,通过智慧家庭医生队伍建设,开展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在心脑血管等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同时,通过社区网格化的医防融合项目实施,打造高质量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让居家养老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