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董小平:
加快结核病新型诊断技术研发
多年来,我国肺结核患者人数在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居第二位,结核病高发是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虽然我国在结核病分子诊断及耐药检测领域已有了一定储备,但是国内研发的产品尚未达到全球一流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建议,以结核病新诊断技术为突破口,稳定增加结核病研发专项投入;设立针对结核病诊断研发的重点项目,遴选成果丰硕、执行进度好的科研院所或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建立“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人才队伍,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研发兼具结核及耐药检测的新技术;以结核病高质量队列为着眼点,研发普适的新诊断技术;围绕结核病感染、发病和预后等全周期建立高质量的临床队列,开展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筛选鉴定,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以新型材料和方法为发力点,发挥集中攻关优势解决关键问题;建立多学科专家科技创新咨询沟通机制,发挥集中攻关优势解决关键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吴相君:
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
针对当前中西医结合自主创新科研能力不足,中西医结合优势和特色发挥不充分、人才相对缺乏等现状,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相君建议,进一步健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策略、政策措施,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
吴相君建议,设立中西医结合科技专项,加强中西医学与药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AI技术等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推进中西医结合诊疗基础研究,推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产出。建立中西医协同长效机制,健全中西医临床协同体系,提升中西医协同攻关水平,支持综合医院提高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能力,开展综合医院与基层社区门诊中西医协同诊疗。
全国人大代表肖伟:
推动中药注册管理政策落地见效
全国人大代表、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今年在全国两会带来了关于全面落实《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以下简称《专门规定》)、加快推动药品生产智慧监管等建议。
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专门规定》,自2023年7月1日起执行。“《专门规定》进一步对中药注册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细化,更加符合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需求与趋势,突出了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点,遵循了中医药研究规律,体现了中医药特色。”肖伟建议,全力组织推动中药注册管理政策落地见效,帮助医药企业懂政策、会实施,切实增强药品上市许可人及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中药新药上市的信心。
肖伟建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多方力量评选形成一批具备智慧监管的典型示范医疗机构和示范企业,推动高质量人用经验数据收集和整理,促进医疗机构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