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是骨科急症,并发症多。正确的急救护理对患者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都有什么呢?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开放性骨折是什么
开放骨折主要指骨折位置或者其周围皮肤、黏膜破裂,造成骨折位置与外界互通。开放性骨折多为暴力损伤而造成,如强烈而暴力的行为引起的肢体骨折,再从骨裂断端向外刺破肌肉和软组织,最终造成骨折断端外露,发展为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使创口顺利恢复,最大限度地保持患者的骨关节功能。开放性骨折治疗原则最主要的6个字是:先救命,后保肢。在任何时候,性命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明确患者没有生命危险方能继续救治患肢。次之,要准确鉴别开放性骨折的皮肤受损情况。及时清理伤口位置,随后采用可靠手段稳定骨折断端。与此同时要采取有效对策闭合创口位置。规范使用抗生素,使急救效果更大化。
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误区
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错误观念,如用纸巾包扎伤口、创口近心侧用布条勒紧止血、随意将脱落组织和器官复位等。其中,用纸巾包扎伤口的止血效果不佳,甚至还会对后续处理带来阻碍;而布条在创口近心侧止血的方式,也会导致工作局部压力不足,动脉血供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组织,反倒会阻断静脉血回流,增加创口血流量;将脱出的器官、组织复位的错误做法也会增加感染发生的概率。
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关键点
一旦发生开放性骨折,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最好寻求专业急救人员帮助转运病人,防止伤情进一步加剧。当场也要有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依照急救原则处理患者,一定要先检查,再救治。应该及时明确开放性骨折的具体部位,寻找是否有其他位置受伤。当患者伤口出血不止时,要及时明确出血原因,随后止血。出血过多还会引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这也是急救护理中应注意的关键点。若患者失血过多,必须快速处理,立即进行加压包扎或创建静脉通道,快速补充液体等措施,防止患者休克,紧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针对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创口处理,除止血措施外,还应该立即选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创口被细菌感染。若是在骨折位置发现异物,一定要及时清理,防止创口感染。
最后,必须将患者的骨折部位固定,这也是为了缓解患者疼痛感和痛苦感受,并避免骨折断端活动,进而增加周围组织血管神经的损伤。一般可以用夹板固定,固定范围要超出骨折位置,分别在上下加一个夹板。通过实施以上安全救治措施后,应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与此同时一定要避免震动和接触骨折的患肢,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必须注意控制感染、创建静脉通道,进而在拯救患者生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肢体关节功能,促进创口愈合。
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
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保持创口处于清洁而干燥的状态。创口有所恢复后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基础锻炼,进而使关节功能得到锻炼。同时,患者要保持规律、健康的作息,还要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运动。此外,患者必须保持膳食平衡,每日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戒烟戒酒。一旦发现患者术后有创口流脓、打冷战、发热、患肢疼痛感加重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南充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