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冬春交替之际,气温起伏较大,也是脑卒中的高发时期。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四川省老年医院(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君一提醒,中老年人需警惕脑卒中,注意防寒保暖,了解“救命诀窍”。脑卒中虽可怕,但并非“卒”不及防,通过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识别预警症状,脑卒中可防可治。
保持好习惯 照顾好心脑血管
“脑卒中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等特点。”王君一说,脑卒中分为脑出血和脑缺血两种,其中脑缺血,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脑梗死。每逢冬春换季或天气冷热变化较大时,脑卒中患者就会增多。“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血管条件不好,当气温变化较大而自己又没有注意保暖时,会出现血管收缩、血压波动的情况,就容易造成脑出血或者脑部缺血。”王君一解释道。
另外,年节过后,脑卒中患者也会集中就诊。这是为什么呢?王君一表示,过年期间,部分患者未按医嘱服药、情绪波动大、饮酒、熬夜、饮食太油腻等,这些都会使脑卒中找上门。对此,王君一提醒,预防脑卒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是要远离“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有效降低发病风险;二是戒烟戒酒,吸烟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三是保持运动和合理饮食,避免长期久坐;四是控制情绪,情绪激动往往是脑卒中发作的“导火索”。
脑卒中发病 把握黄金“时间窗”
“脑卒中一旦发病,病情会进展迅速、后果严重。所以,发病后一定要把握黄金‘时间窗’,在‘时间窗’内进行血管再通治疗,是目前改善脑卒中后果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溶栓与取栓两种方法。”王君一介绍道。
如果患者确诊为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以内;针对大动脉闭塞的脑卒中患者如果溶栓没有溶通应立即启动取栓手术治疗。取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后6小时以内,在多模式影像的辅助评估下,取栓“时间窗”最多可扩宽至发病24小时。
王君一表示,我国脑卒中的救治水平已有明显提升,但仍需要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脑卒中发生后,越快急救,治疗效果越好,因此要学会识别脑卒中的预警症状,有效缩短就医时间。
那么,该如何迅速识别脑卒中呢?专家提示,可通过“BE FAST”来快速识别。难平衡(Balance)、看不清(Eyes)、面不正(Face)、臂不平(Arms)、语不灵(Speech),如果存在其中的一项,即可能发生了脑卒中,如果症状严重,赶紧拨打120(Time);如果肢体瘫痪等症状不严重,可以自行快速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看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