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3年0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19岁男孩患阿尔茨海默病引热议
老年痴呆症 识别早期信号是关键

       阿尔茨海默病,又被称为老年痴呆症。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这种疾病一般出现在上了年纪的人身上,但是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已逐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近日,一篇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团队撰写的论文公布了一例被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19岁患者,这则消息引发网友热议,并迅速登上热搜。

       文中介绍,这名19岁的男孩因为出现了进行性的记忆衰退,而来到宣武医院求医。父母表示,男孩17岁时就发现在学习上难以集中注意力,一年后短期记忆丧失明显,比如他想不起前一天发生的事情,或者忘记自己的个人物品放在哪里。学习成绩也一路下滑,最后无法完成学业,不得不退学。经过多种检查,男孩被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这一病例改变了很多人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年龄的认识,大家意识到该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要增强早防早治意识。那么,该如何识别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早诊断早干预呢?对此,四川省老年医院(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张贤明进行了说明。

       脑海中的“橡皮擦”

       阿尔茨海默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张贤明介绍,该病病因迄今未明,起病缓慢或隐匿。“早期时,一般表现为渐进性的记忆力丢失,出现思维逻辑能力和空间构象下降的情况。”张贤明说,近期记忆能力衰退是早期表现,随着病情发展,远期记忆也逐步丢失。“在他们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块橡皮擦,人生的记忆、认知乃至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都被橡皮擦一点点擦去。”

       有不少网友担心,自己记忆变差、执行能力变差,是不是跟阿尔茨海默病有关?张贤明表示,其实年轻人如果没有特定致病基因的情况下,患病的可能性较小。“一般来说,年轻人出现记忆力变差的情况,跟休息不好、压力大、熬夜等因素有关。记不住什么事情只是暂时的,经过别人提醒后会想起来。”张贤明说道。

        注意十大预警信号

       目前,没有确切的药物可以预防和治愈阿尔茨海默病,张贤明表示,但早期诊断、积极干预能控制病情发展。因此,识别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信号非常重要。

       如果家中老人出现以下十大征兆,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记忆门诊就诊。

       1.记忆力日渐衰退。刚说过的话,刚做过的事转眼间就回忆不起来,而对远期的事情却能清楚地记得。

       2.语言表达出现障碍。说话时忘记简单的词语,出现造词困难的现象,说的话让人不易理解。

       3.在家中、工作场合或是休闲活动中,难以完成平时很熟悉的工作。

       4.对时间和地点的概念比较模糊。可能会记不起准确的日期,或者记不得自己所住的楼层。

       5.判断力或做决定的能力逐渐减退。比如过马路会很困难,或者不能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6.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出现做事情容易走神的情况,不能集中精力去完成某一件事情。

       7.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比如聊天跟不上他人的交流思路,或不能按时准确支付家里的水费、电费等各种账单。

       8.情绪出现异常。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情绪变得喜怒无常,或者常出现消极情绪。

       9.对图像或空间关系的处理出现问题。如在阅读、判断距离远近、决定颜色上出现困难。

       10.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听力下降、视觉模糊等情况,极大地影响正常生活。

       全病程医疗与康复

       最后,张贤明提醒,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有年轻化趋势,在预防上,平时应早睡早起、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而确诊该疾病后,注意病程的3个阶段,做好相应护理。

       第一阶段也称健忘期,病程1~3年,这个阶段的表现为记忆力明显减退,思维分析、判断能力、视空间辨别功能、计算能力等也有所降低,但有时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

       第二阶段也称混乱期,病程2~10年,这时第一阶段的症状加重,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很容易迷路。

       第三阶段也称极度痴呆期,病程8~12年,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状态,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

       张贤明表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来说,日常照护及康复护理十分重要,为了提高预后及病患的生存质量,第三阶段患者到专业的康复护理机构进行长期托护是最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