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3年0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新生儿吐奶如何缓解
陈晴

       新生儿出生后,全家围着妈妈和宝宝转,最关心的也是妈妈的恢复与宝宝的健康。一家老小面对宝宝的一切都比较紧张,尤其是新手父母在照护宝宝时更容易发生不知所措的情况,比如第一次看到宝宝吐奶。其实,吐奶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现象,许多新晋父母由于缺乏经验及医学知识,在面对此类情况时会感到手忙脚乱,并且一不小心还有可能用错方法增加宝宝的痛苦。那么新生儿吐奶到底应该怎么办?

        新生儿吐奶的主要原因

        生理原因。人的胃有个进口叫贲门,与食管相连;还有个出口叫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发育完全的胃的贲门是小于幽门的,我们进食时贲门会自动打开,进食结束后也会自然关闭。而新生儿各器官、系统均处于尚未完全发育的状态,胃不仅容量比较小,并且贲门也宽于幽门,如同一个开口大、出口小的袋子。当胃开始蠕动后,由于内部压力增加,贲门开放的概率也有所增加,再加上新生儿吃奶时常常会吸入空气,极易发生奶液反流回食道的情况,导致其吐奶。此外,如果存在奶嘴大小不合适、喂养姿势与方法不当等问题,都会使新生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吐奶。不过家长不必过于担心,生理原因所引起的吐奶一般在宝宝6个月后就会基本消失。

       病理原因。通常情况下,正常发育的宝宝在4个月前吐奶会比较频繁,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吐奶多发、总体量大、呈喷射状、带有红血丝,宝宝发育水平不理想、精神状态不佳,那么就要考虑是否由病理原因所引起。常见的有胃食管反流、肥厚性幽门狭窄、感染等,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诊治。

       缓解新生儿吐奶的方法

       当新生儿发生生理性吐奶时,家长应该立即评估呛奶程度,并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缓解方法。

       轻度呛奶。将宝宝的头部偏向一侧并抬高宝宝的上身,使其尽快排出呕吐物,并擦掉口鼻处的呕吐物与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以及分泌物堵塞呼吸道。若宝宝吐出较多奶液,应该暂停喂奶,让宝宝休息一会后再继续。

       严重呛奶。如果在进行上述操作后,宝宝仍存在憋气、气喘等症状,需要立马将宝宝以俯卧的姿势趴在大人的腿上,上身呈45°前倾,同时控制力度由上而下拍打宝宝的背部,使宝宝能够咳出呛入的奶水。最后通过搓后背、拍脚心等方式刺激宝宝咳嗽或者是啼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确保宝宝的气道是完全开放的,若宝宝呼吸困难,哭声小,此时就需要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注意一定不要在吐奶时竖着抱宝宝,否则不仅无法促进分泌物的排出,还会导致分泌物进入更深的地方,严重者可导致吸入性肺炎。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轻度呛奶还是重度呛奶,在吐奶半小时后都可以喂宝宝适量的水,并等到宝宝想喝奶的时候再喂奶,以免宝宝出现厌奶情绪。

       预防新生儿吐奶的方法

       喂奶姿势要正确。不少家长在给宝宝喂奶时,出于怕宝宝累着,方便省事等原因,会将宝宝调整为仰卧体位,但这种喂奶姿势是不科学的,因为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仰卧可导致奶水在胃里滞留,当贲门不小心打开时,就会发生吐奶。正确的姿势是抱起宝宝,将其身体调整为45°左右倾斜。

       喂奶速度及奶量要合理。建议不要让宝宝一次性吃得太饱,同时在喂奶时还要保持均衡的速度,可以在此过程中通过暂停喂奶,轻拍宝宝背部避免吐奶。如果使用奶瓶喂奶,那么奶嘴的大小要适宜,一定要让奶嘴充满奶液,不要有空气。

       喂奶后预防措施要做好。宝宝喝完奶后不要马上让他躺下或者趴下,而是要抱起宝宝并轻拍其背部,直到宝宝打嗝。在宝宝睡觉时可通过放置软垫抬高其上身避免吐奶。

 (南部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