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3年02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重症患者的康复策略与护理措施
谭艳红

       重症患者常指其病情已到了危重时刻,病情变化愈加不可测,治疗手段出现一定偏差往往会造成一些严重后果的患者。当患者的病症由轻症转向重症之后,其个人身体常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需要医生及时作出准确研判,积极做好医学救治工作。

       在面对重症患者时,为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康复,相关人员也应当在重症患者的康复和护理过程中多上点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来做好关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工作。

       重症患者的康复策略

       由于重症患者的病情危重且不可预测,针对患者的身体康复情况,相关人员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患者的康复工作。在平时采取科学的办法帮助患者进行身体上的适当锻炼,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首先,相关医护人员和家属需要每天了解患者病情的最新情况,并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切合时宜的康复策略。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家属需要先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尽量满足,使患者的抗病心理得以巩固,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其次,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引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身体运动,使患者身体各部位的机能得以有效提升。此外,还要在患者的饮食和作息上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的方案,确保康复效率。最后,在面对重症患者越发严重的身体情况时,常规的医学手段已然不能够有效干预,相关家属需要及时做好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疏导工作,以情绪为手段避免患者的病情继续加重,以此来控制患者的病情。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和家属需要齐心协力,针对重症患者的紧张、恐惧、孤独、抑郁、焦虑等诸多心理特点来展开针对性攻克,尽最大能力维持患者的原有沟通能力,保障患者的情绪健康,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使患者在面对病情的突发情况时能够维持良好的心理和情绪表现,切实做好医患之间的配合工作,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效率,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有效维护。

       重症患者的日常护理措施

       面对重症患者时,其护理工作应当更加细致、科学和规范,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正确的工作态度,对患者的日常身体状况、监测数据、卫生等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针对患者日益变化的病情,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事项记录能够为医生的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和身体康复而言均有着相应的重要作用,更是对重症患者负责任的体现。

       首先,针对患者的基本身体检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一些身体基本机能和功能是否正常进行了解,按照医院的规定和检查措施来进行相应的检查,对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定时规范测量,保证患者的身体变化均了然于心。其次,当患者的身体基本检查做完之后,护理人员应当做好对患者的病情记录,用客观、准确、规范的语言进行书写,保证日后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能够有治疗依据,保障医生的诊断准确性。最后,针对重症患者的身体监测,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24小时心电监测设备做好维护,随时做好患者病情的基本观测,对生命体征波动较大的患者积极做好监测和记录,对患者的病情做好严格评估。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卫生情况也需要做好相应措施,保证患者所处床位的被褥整洁,并对患者身体的各个部位做好清洁工作,在早晨和晚间做好患者基本的身体卫生护理,进而切实保障患者的身体卫生。 (南部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