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3年02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方法及护理
田歆

       创面在我们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是急性创面,包括烧伤、烫伤、外伤和咬伤等皮肤组织受到的伤害,一般通过正规的短期治疗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愈合,而慢性难愈合创面,常发于中老年患病群体中。中老年人由于长期卧床,会形成压疮或者各种溃疡,也有从急性创伤转变为慢性创伤的。针对慢性难愈合创面,我们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护理时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什么是慢性难愈合创面

       慢性难愈合创面是指经过4周以上规范的治疗,还是不能愈合的创面。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出现多是由于老年病引起的继发性疾病,其中,压迫性、糖尿病性和放射性形成的溃疡事件较多。虽然慢性难愈合创面不会立即威胁患者的生命,但是由于长期不进行治疗,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患者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种经济负担,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创面感染扩散,出现脓毒症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发生溃疡癌变,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方法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开始之前,要对患者的全身性因素进行排查和治疗,对患者的创面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患者进行全身调整和局部处理,即需要将全身的营养状况、全身抵抗力情况调整到最佳的状态,比如纠正贫血、纠正低蛋白、纠正酸碱离子平衡。对于患者创面情况的排查,主要是观察患者的感染程度以及残留坏死组织的大小和创面微环境。创面若已经出现感染,就要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是血管病变导致的血管堵塞,需要疏通循环,保证创面的微环境能够进行修复。整体来说,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修复前期需要进行清创手术。后期需要进行植皮,根据创面的情况不同,具体的治疗方法也不同。包括植皮、局部皮瓣或者游离皮瓣等修复方法。

       通过清创手术除去创内的异物和血凝块,切除创内失活组织,对创缘做必要的修整,保证排液畅通,力求使新鲜污染创转变为新鲜手术创,争取第一期愈合。尽可能保留组织而不作大量的扩创切除。凡带蒂的组织即使蒂部很小均应保留,并尽量恢复其原位,予以缝合。把坏死的组织切除以后,移植一个肢体的任何薄皮片。如果坏死组织比较多,保守治疗的效果往往是有限的,这个时候要进行扩创,把创面的纤维囊壁进行彻底切除剥离,剥离以后囊壁下面的其他健康组织暴露以后,再进行皮瓣转移修复。当然,不能单一地全部依靠手术治疗,一些伤口还是要先保守治疗,使创面结缔组织活性良好,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护理

       早期要保护好创面,减少感染,早期的创面处理:清创后用碘伏纱布包扎创面,每天换药一次;治疗期间要减少活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加强锻炼,改善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所以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营养指导,让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则需要控制血糖,进行合理饮食,促进新陈代谢。

       使用化学杀菌消毒剂破坏细菌细胞和细菌DNA的复制达到抗感染的效果,但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会减缓创面的愈合,所以一定要配合使用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比如生长因子和酶制剂。尽量采取敷料的形式,因为敷料具有保温的作用,可以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减少创面与环境中的细菌接触。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愈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由于受到发病原因等多种因素影响,要想患者得到良好的预后效果,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修复效果。 (中江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