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消化道疾病是影响人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胃肠镜是目前胃肠道器质性病变的诊断金标准,是发现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及癌前病变等应用最广泛、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对于胃肠道早期器质性病变的诊断以及治疗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不过,想象着“粗管入口”的恐惧,还是让不少人闻“镜”色变,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检查。其实,随着无痛内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这种恐惧心理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很多医院逐步开展了各类无痛胃肠镜检查项目,一起来了解一下无痛胃肠镜这项技术。
什么是无痛胃肠镜检查
无痛胃肠镜检查,即无痛胃镜及无痛肠镜检查,由麻醉医生在即将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静脉里注射一种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被检者在数秒钟内入睡,整个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都会在麻醉医生专业的监测和操作下进行,完成检查后立即就能苏醒。被检查者全程只需要放松地睡一觉,就可以轻松完成胃肠镜检查,不会有任何恶心、呕吐及其他不适的感觉。
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优点
首先,检查时间短,从静脉给药到完全清醒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其次,可以让被检查者忘记紧张、焦虑情绪,有助于胃镜医生更好检查,并且由于麻醉之后胃活动减慢,更容易发现微小病变。无痛胃镜可以放大视觉效果,能诊断部分很小的病变,让诊断更精准,有效地防止常规胃镜检查中病人的不配合、躁动引起的伤害。重要的是还能实现一站式检查及治疗:在无痛下进行胃肠镜检查,有些微小病变,比如息肉,在检查时,就可以进行微创小手术,一起解决,大家对检查及治疗没有任何记忆和痛苦。
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将胃癌及肠癌作为筛查对象。
进行胃肠镜检查,诊断并及时治疗早期肿瘤和癌前病变,是目前降低胃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有效的手段。
很多人都认为,有胃肠道症状,如便血、消瘦、肠梗阻、贫血等,才需要做胃肠镜检查,其实消化道早期病变的特征就是“没有症状”。一旦出现消化道肿瘤的标准症状时,大多为时已晚。癌症的发展分为“癌前病变→早期癌变→中晚期癌”3个阶段。
哪些人不适合做无痛胃肠镜检查
无痛胃肠镜检查所采用的麻醉技术和麻醉药物已在国内外医院广泛应用,安全性已得到公认,麻醉医师全程进行生命指标监测,直至受检者完全清醒安全离开。
尽管无痛胃肠镜检查优点众多,但对一些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患者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就需要麻醉医生在麻醉前对相关病史仔细评估,筛出一些不能做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被检查者,比如对麻醉药物过敏者;具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如严重高血压、贫血、严重肺部疾病者,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等,麻醉评估不合格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建议不要做无痛胃肠镜检查;当然,在感冒、发热、咳嗽、哮喘急性发作期间也不能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急性期过后是可以的);另外,容易引起窒息的疾病,如痰多者、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致胃内潴留较多的患者;严重鼾症及过度肥胖者;其他常规胃肠镜的禁忌证,如消化道梗阻、急性感染,怀疑有穿孔、肠瘘或广泛腹腔粘连等。
除了胃肠镜检查禁忌者,其他需要检查而又不能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者,可以选择舒适度稍微差一点的表面麻醉检查。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