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3年02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摆脱“假期综合征”
李香萍

       正月初七在传统习俗中称为“人日”,有诗云“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自古至今,人们会选择在这一天开业、开工,带着对新一年的期盼和满腔热情再度出发。然而,刚上班第一天,就有种力不从心、头昏脑涨、食不下咽、失眠焦虑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假期综合征”。您中了几招?

       睡眠紊乱、精神不振。几年的疫情之后,好不容易能回家看看,聚会、熬夜、玩乐、吃喝等,一旦纵情便黑白颠倒,东西不分。

       代谢紊乱、消化不良。每逢佳节胖三斤,上班归来不思食。在春节期间很多人频繁聚餐、胡吃海喝、久坐不动,造成“水土不服”。

       身心疲惫、眼睛不适。每个人都紧紧地盯着自己的手机,目不转睛,引发眼睛发干、视物模糊等症状,整个人精神劲儿直线下降,也一点一点地摧毁着我们的身体。

       返程“上火”、上班不安。弹指一挥间,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快乐好时光嗖的一下就到头啦,没等调整生物频道,就有一种不想上班、不想起床的焦虑心理。

     “假期综合征”是现代社会多数人在节后身体和心理的叛逆期反应,下面这套“收心大法”,教您如何切换“假期—工作”模式,告别疲倦,满能量复活。

       心态自然,回归社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人体情绪波动大时,要每过2个小时进行一次深呼吸,吐故纳新,或预留1~2天时间,用以恢复精力和体能,或节后前三天为调整期,不宜安排高强度、太紧张的工作,平稳过渡。还可以和同事、朋友分享节日趣事,聆听舒缓的轻音乐等以缓冲心绪,多给予自我积极的心理暗示。

      食饮有节,调脾养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节后,晨起空腹喝一杯水,减糖、减油、减负荷,少量多餐七分饱,细软清淡易消化,细嚼慢咽腹部摩,健胃消食有良方。下面推荐几款辨证食疗方助消化。积滞实证食疗方,如鸡内金粥:鸡内金6g、陈皮3g、大米30g。将大米淘洗干净,下锅煮沸,水沸后加入鸡内金、陈皮,一同煮粥。白萝卜汤:白萝卜1个,将白萝卜切片煮汤,适用于痰湿所阻之消化不良。如果伴有胃部强烈不舒服,还要去医院消化内科看看。

       起居有常,不妄劳作。上班以后,尽快恢复原来的生活规律。午间小憩30分钟,晚上11点前睡觉,睡前1~2小时喝杯牛奶,听一曲清新舒缓的音乐,洗个热水澡或用4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泡脚5~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一天的疲劳,睡前不看手机。

       运动助力,气神同调。为了身心愉悦、快乐工作和生活,可以安排些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八锻锦等,能缓解持续性的神经兴奋与紧张感。但注意,“阳康”的朋友们在1~2个月内要逐步恢复,不能马上做剧烈运动,还可在办公室放些绿色植物,以放松眼睛、缓解用眼过度。

       万物皆有常,健康也有道。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每个人都要有意识地调节自我,保持身心健康,充实生活,积极应对。 

 (安乡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