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2年10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9天成功救治爆发性心肌炎患者
文/图 卫加勋 刘晓东

 一场疾风骤雨般的感冒,竟隐藏着“刺刀”。近日,情况危殆的蒋先生,被紧急转运至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ICU,全面检查后诊断为:爆发性心肌炎。经过9天抢救,该院ECMO救治小组力挽狂澜,命悬一线的蒋先生被成功救治。

发出求助
凌晨转运患者


7月初,50岁的蒋先生感觉全身乏力、酸痛,昏昏沉沉,自行服药后,症状不减反增,开始出现发热、咳嗽,心累、气紧等症状,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


本以为就是一个普通的疾病,没想到竟是蒋先生人生的至暗时刻。入院后,他的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急转直下,最后转入当地医院ICU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抢救治疗,各种抢救措施齐上阵也无法控制住病情,蒋先生命悬一线。


7月10日凌晨2:00,当地ICU医护人员向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ICU主任董琼兰发出求助信息,充分评估后,董琼兰立即联系医院急诊团队前往当地医院转运患者。凌晨4:50,患者安全抵达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ICU。


病因确诊
生命危在旦夕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ICU医生立即对蒋先生进行全面的检查,诊断结果:爆发性心肌炎,引发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据董琼兰介绍,爆发性心肌炎是死亡率极高的一种心脏疾病,常有病毒感染,如感冒、胃肠炎等诱因。由于起病隐匿,患者早期可能仅有心慌、胸闷等症状,但其进展迅速,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即可出现顽固性休克、致死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容易发生猝死。


ICU团队立即给予抗休克、纠正心衰、器官功能支持等治疗,然而患者心脏几乎处于无收缩状态,大剂量升压药物也难以维持血压,氧合指数进行性下降,生命危在旦夕。


一键启动
ECMO迸发生命之光


常规治疗难以维持患者生命,只有ECMO才可能创造“一线生机”。


7月10日6:00,董琼兰一键启动ECMO救治小组,所有成员在睡梦中惊醒,15分钟内集结到位,在ECMO技术组长唐齐兵带领下,正式打响这场生命保卫战。


管路连接、预充,导管置入,侧支通路建立,上机一气呵成,ECMO救治小组与时间赛跑,患者入院不到6小时,ECMO串联CRRT(连续性肾替代治疗)+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成功启动。随着机器的运行,患者心率开始下降,血压开始上升,各项指标开始改善,生的希望被点燃。


成功上机,鼓舞了团队和家属,但接下来ECMO运作管理才是一场真正的硬仗。出血预防、抗凝管理、感染防控、容量评估、器官功能维持等,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团队技术水平、团结协作能力以及精力和耐力的考验。


9个昼夜
实现生命逆风翻盘


在ECMO救治小组连续3天的治疗和监控下,蒋先生心脏收缩逐渐有力,各器官功能日渐好转——胸部CT:双肺炎性病变、肺水肿明显改善,肺不张较前好转;心脏超声:心肌收缩有力,心脏搏动幅度增加。


7月12日,停用CRRT,撤出IABP。


7月13日,与血管外科专家制定拔管方案,成功撤下ECMO。


7月19日,经过进一步治疗巩固、康复锻炼及心理治疗,蒋先生病情稳定,成功转出ICU。


这场持续9天的生命保卫战,在ICU医护人员昼夜不息的努力下,终以逆风翻盘全面胜利,结束战斗。


前沿技术
彰显危重患者救治能力


据董琼兰介绍,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俗称“魔肺”、人工心肺机、人工肺等。它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后再用血泵回输人体,使严重循环呼吸衰竭的患者心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原发病的治疗以及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时间。


ECMO是重症医学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常用于重症肺炎、严重ARDS、心源性休克、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栓塞患者等,是针对心肺衰竭患者最后的救治手段,它的运用代表一个医院乃至一个地区的危重症救治水平。


ECMO技术的成功开展,彰显了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危重患者救治能力。董琼兰表示,ICU将继续秉承“用我专业素养,给予救命良方;以我精湛技艺,点燃生的希望”的宗旨,尽力拯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