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5年11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功能锻炼助力康复
□齐燕平

       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为众多患者带来了重获正常生活的希望。然而,手术只是第一步,术后科学系统的功能锻炼才是实现膝关节良好功能恢复的关键所在。

       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

       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全面恢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因手术创伤会出现粘连、挛缩,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通过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防止软组织粘连,增强肌肉力量,逐步恢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大大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若长时间卧床不动,极易引发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关节僵硬等一系列并发症。而规律的功能锻炼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持续的锻炼还能有效避免关节僵硬,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功能锻炼的阶段与方法

       术后早期(1天~1周)

       1.踝泵运动

       目的:通过踝关节的屈伸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如同一个小型“血泵”,这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方法:患者仰卧在床上,下肢自然伸直。缓慢勾起脚尖,努力使脚尖尽可能地朝向自己,保持这个姿势5~10秒,随后缓慢下压脚尖,将脚面尽量绷直,同样保持5~10秒。重复此动作,每组完成20~30次,每天进行3~4组。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

       目的:强化股四头肌力量,股四头肌是膝关节屈伸的重要动力来源,增强其力量有助于减轻膝关节肿胀,为后续膝关节活动奠定基础。

       方法:患者依旧仰卧位,向前伸直患肢,主动向上伸脚趾,同时绷紧大腿的肌肉,而膝关节则要尽可能向下压,不离开床。保持5~10秒后放松。每组进行20~30次,每天3~4组。为增加训练效果,可在膝关节下方垫一薄毛巾卷,增加股四头肌收缩的难度。

       3.直腿抬高训练

       目的:进一步增强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力量,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为患者进行更复杂的活动做好准备。

       方法: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勾住脚,将患肢抬高至离床面40~50厘米的高度,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每组完成20~30次,每天进行3~4组。随着患者恢复情况的改善,可在小腿上绑缚沙袋(从0.5公斤开始,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重量),以加大训练强度。

       4.膝关节屈伸练习

       目的:循序渐进地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让膝关节逐渐适应正常的屈伸运动。

       方法:术后第2~3天,在医生或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开始此项练习。患者仰卧,在患肢足跟下垫一薄枕,使膝关节自然屈曲,接着缓慢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再缓慢屈曲膝关节,尽量使足跟贴近臀部,保持5~10秒。每组完成10~15次,每天进行3~4组。练习过程中务必动作缓慢、轻柔,避免因过度用力引发疼痛或导致伤口裂开。

       术后中期(2~4周)

       1.肌力训练

       继续股四头肌、腘伸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患者坐于床边,将膝部屈曲,保持5~10秒,然后再将小腿伸直抬高,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

       2.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

       目的:显著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使患者能够更自如地控制膝关节运动。

       方法:患者坐在床边,双腿自然下垂,主动地屈伸膝关节,尽量将膝关节屈曲到可承受的最大程度,然后缓慢伸直。每组完成10~15次,每天进行3~4组。

       3.膝关节负重训练

       目的:增强膝关节的负重能力,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使膝关节能够承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压力。

       方法:扶助行器站立,逐渐增加行走负荷,双拐或助行器。

       术后后期(4~6周以后)

       1.肌力训练

       股四头肌、腘伸肌的多角度等长运动和轻度抗阻力训练。

       2.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低强度的长时间牵张以及“收缩-放松”运动,持续增加膝关节活动度。

       3.负重训练

       扶拐杖或助行器行走,部分或完全负重,增加步行活动及上下楼梯的训练。

       4.平衡训练

       目的: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有效预防跌倒,减少因跌倒导致膝关节受伤的风险,保障患者日常生活的安全。

       方法:患者可先从健侧腿单腿站立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患侧腿单腿站立。每次站立时间从30秒起步,逐渐延长至1~2分钟。也可尝试闭目站立练习,进一步增加训练难度。此外,借助平衡垫或平衡板进行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平衡能力。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遵循个体化原则: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基础状况以及恢复速度都存在差异,因此功能锻炼方案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量身定制和适时调整,确保所采用的锻炼方法既安全又有效。

       秉持循序渐进原则:功能锻炼应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原则。从简单的基础动作开始,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难度。

       注重疼痛管理:术后功能锻炼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这种疼痛通常应在可忍受的范围之内。若疼痛过于剧烈,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锻炼积极性,还可能对康复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是一个系统且长期的工程,对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患者在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锻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定能重获健康、灵活的膝关节,重新拥抱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家属应积极鼓励患者,共同助力患者的康复之旅。(北京市昌平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