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5年11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膝关节置换有风险吗 如何规避
□张笑生

       膝关节置换并非单纯的关节修复,而是运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假体来替换受损关节,帮助膝盖恢复正常的灵活活动功能。然而,若要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就要先清楚了解其具体情况,包括存在哪些需要给予关注的风险,以及应当怎样对这些风险进行预防。

       膝关节置换是什么

       膝关节置换作为一种针对严重膝关节病变的手术治疗手段,当人们由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症,致使膝关节产生剧烈疼痛、肿胀现象,甚至达到无法正常行走以及上下楼梯的程度,并且药物、理疗等保守治疗方法效果欠佳时,便有可能需要进行此项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首先将膝关节内磨损较为严重的软骨以及部分受损的骨组织给予切除,随后植入由金属、陶瓷或者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的人工关节假体,以此使假体可模拟正常膝关节的活动功能。

       膝关节置换有何风险

       术后感染风险 膝关节置换后出现的术后感染,属于较为常见的风险类型,这种感染有可能在术后几周时间内发生,也可能在术后数月之后才出现,细菌进入关节部位的途径多样,比如会凭借手术切口进入,也可能经由血液传播等方式进入,引发关节出现红肿、疼痛以及发热等一系列症状。

       假体相关风险 在假体使用期间,有可能出现如松动、磨损或者脱位之类的问题,当长期使用之后,假体部件会发生磨损产生碎屑,这些碎屑有可能引发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如果假体固定得不够稳固,或者患者在术后活动方式不恰当,那么还可能致使假体出现松动或者脱位的情况。

       血管神经损伤风险 在手术操作的进程当中,膝关节周围的血管以及神经存在遭受损伤的可能性,血管一旦受到损伤,便有可能引发出血以及血肿等状况,严重时甚至会致使下肢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而神经若受到损伤,会造成腿部出现麻木、刺痛以及感觉异常等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力量下降的现象,影响下肢的正常活动。

       如何预防膝关节置换的风险

       术前术后控感染 预防术后感染需要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在术前阶段,医生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展开全面评估,如果发现患者存在感冒、牙龈炎这类感染性疾病,那么要先进行相应治疗,术后则要着重保持手术切口处于清洁干燥的状态,防止沾水或者受到污染。患者自身也需要留意个人卫生情况,勤洗手并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以此减少接触细菌的机会,一旦察觉到切口出现红肿、发热或者有异常分泌物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防止感染扩散加重病情。

       规范操作加术后护理 为预防假体出现松动、脱位等状况,在手术前需要挑选适配的假体型号,手术过程中医生会精确地固定假体,手术后患者要严格依照康复指导进行,避免过早承受重量、进行剧烈运动或者保持不当姿势。例如不要进行深蹲、攀爬陡坡等动作,以防假体受到的力量不均衡,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借助X光等检查手段来观察假体的位置以及磨损状况,如果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并进行调整,以此延长假体的使用期限。

       精细手术操作与术后监测 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会借助影像学检查手段来清晰明确膝关节周围血管神经的具体分布状况,在手术过程中,医生的操作应当轻柔且精细,以此避免出现过度牵拉或者损伤的情况。而在手术后,则需要密切关注下肢的相关情况,像是留意腿部是否存在麻木以及刺痛的感觉,查看皮肤的颜色以及温度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判断血液循环是否顺畅。如果出现腿部肿胀较为明显以及感觉异常的情况,应当及时告知医生,随后依靠药物、物理治疗等多种方式来给予缓解,以此促进血管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长期功能障碍的风险。

       结语

       膝关节置换如同为“罢工”的膝盖更换一个“新零件”,可帮助那些饱受疼痛困扰的人重新获得行动自由,然而其并非没有任何需要考虑的方面,从术后有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到假体使用较长时间后可能出现的松动现象,再到手术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血管神经问题,这些都是需要预先进行了解并加以防范的。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