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5年11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避开这些坑 选对呼吸帮手
□邢东林 夏天

       呼吸健康至关重要,对于有居家氧疗需求的患者而言,选对制氧机是获得有效治疗的基础。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如何避开陷阱,挑选到真正安全、有效的“呼吸帮手”?本文聚焦核心选购要点,助您做出明智决策。

       制氧机不是“迷你呼吸机”

       不少呼吸疾病患者出院后想购置设备居家康复,却常纠结“选制氧机还是呼吸机”。其实,二者分工明确,用对才能真帮忙:

       制氧机是“氧气提纯站”:靠分子筛等技术分离空气中的氧气,专解“身体缺氧”难题(如血氧饱和度<90 的患者)。

       呼吸机是“呼吸助手”:通过压力辅助完成呼吸动作,帮重症患者(如呼吸衰竭、睡眠呼吸暂停人群)“喘上气”。

       提醒:呼吸系统疾病复杂,务必先咨询医生,别盲目跟风选购。

       选购制氧机避坑指南

       家用制氧机是“健康刚需”,质量不过关暗藏风险。可按以下步骤选购,避开“隐形坑”。

       搞懂分类,按需匹配不盲目

       制氧机分固定式和便携式,技术类型也有讲究。

       固定式(10~15kg):适合居家长期氧疗(如慢阻肺患者24小时用氧),出氧稳定,维护成本适中(需定期换分子筛、过滤棉)。

       便携式(多配备锂电池):主打“轻巧便携”,满足外出、旅行临时用氧。但要注意:医用级多靠分子筛制氧,应急供氧多靠化学试剂(不可长期用),富氧膜、永磁体等技术难达医用标准。

       技术类型咋选?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是家用主流技术(氧浓度符合医用标准);极少数采用富氧膜、永磁体等技术,但输出氧浓度偏低,一般不作为医疗场景使用。

       流量选对才有效

       流量不是越高越好。按需选择更安全。

       3L及以下:适合轻度缺氧(如孕妇、白领日常保健,或慢阻肺缓解期),1~3升流量时氧浓度稳定在90 以上,超3升则浓度下降。

       5L:慢阻肺重度患者的首选,可24小时连续开机,还能连接呼吸机协同使用,是家用“全能款”。

       8L/10L:需医生根据病情评估(如合并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别盲目追求高流量。

       提醒:制氧机配合家用无创呼吸机使用时,可能因漏气等情况导致患者吸入气体氧浓度偏低,因此往往需要选择能够提供更大流量的制氧机。

       认准3个核心参数

       整机需符合YY9706.269-2021行业标准(不是已废止的YY0732-2018),重点关注以下几点核心参数,避免“无效氧疗”。

       氧浓度:常见制氧机氧浓度能达到93 ±3 。优选带“低浓度报警”的机型。

       噪音:家用建议选40分贝以下(约等于图书馆环境音),夜间用氧不干扰睡眠。

       滤网:优先选多层过滤系统(如防尘滤网+高效过滤器),能过滤粉尘、杂质,延长机器寿命——别买无滤网的产品。

       特殊需求早考虑

       不同场景有专属“适配款”。

       高原用户:优先选购“高原适配款”(高海拔会降低制氧效率)。

       供电不稳:优先选购带备用电池的机型,避免家庭断电时“断氧”。

       智能化功能:若需远程照护老人,可选带环境监测、故障预警、APP远程监控、耗材更换提醒的机型;基础氧疗则普通机型即可。

       避开“三无陷阱”

       制氧机是二类医疗器械,必须“三证齐全”——《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证》。

       渠道:优先选官方旗舰店、正规药店,别碰路边摊、朋友圈代购的“网红款”(易遇上假冒伪劣产品)。

       质保:压缩机是“心脏”,高端品牌可保5年;整机质保优先选3年以上,同时关注厂家“备件供应承诺”(优质品牌停产后5~10年仍供配件)。

       制氧机是守护呼吸健康的“卫士”,但选对是前置条件。购置前先找医生评估需求(流量、时长),选购时盯紧“三证”和核心参数——健康呼吸,从选对帮手开始。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