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25年11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可当零食吃,亦可作为食材煲汤
冬季进补少不了红枣

       冬季,很多人都会把补血益气的红枣列为养生首选。它既能当日常小零食随时吃,也能作为食材煲汤,更是温润滋补的好物。

       但是,这颗受欢迎的“天然甜果”,怎么吃才能真正补到点子上?哪些人不建议多吃?一起来看看。

       红枣是首批“药食同源”食物

       红枣(又称大枣)有着悠久历史,西周时期古人就用它发酵酿造红枣酒,作为上等贡品款待宾客;到了战国时期,它已成为常见果品与常用中药。

       原卫生部公布的首批药食同源(兼具食品与药品属性)名单里,红枣也赫然在列。

       传统医学里,红枣归为补气药,能润肺止咳、补虚养胃。现代生活中,“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这类民间谚语,也印证了它的营养价值。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红枣富含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钙元素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吃红枣有哪些好处

       补气养血

       传统医学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物质基础。冬季气候寒凉,更容易导致人体气血亏虚,进而出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身体乏力等不适症状。红枣性味甘温,兼具补中益气、生津润燥、调和百药、滋养五脏、温润心肺、调理营卫等功效,适量食用,刚好能帮助补气养血,增强身体抵御寒气的能力。

       辅助健脾

       冬日进补,大家常忍不住吃更多滋腻的食物,但这样很容易加重脾胃运化的负担。红枣自带健脾的作用,比如有些人会有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情况,在中医看来这属于血虚的表现。这时适量吃些红枣,就能很好地发挥它健脾的功效,有助调理身体。

       帮助安神

       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间减少,不少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疲惫乏力,或是睡眠不佳的情况。大枣富含铁质与维生素C,有着养血安神的功效,刚好能对应失眠、倦怠乏力、面色苍白等气血不足引发的问题,有助慢慢调理身体。

       4类人要少吃红枣

       胃不好的人

       红枣的枣皮质地偏硬,且富含膳食纤维,要是大量食用或者咀嚼不够充分,很容易刺激胃黏膜,进而诱发或加重胃痛、胃胀的情况,胃炎、胃溃疡患者得格外留意这一点。

       另外,红枣的糖分含量不低,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胃酸偏多的人也不能多吃,不然容易出现烧心的不适。

       胃功能较弱的人吃红枣,建议去掉枣皮,同时控制好食用量。

       高血糖人群

       大量食用红枣容易引发血糖剧烈波动。

       容易上火的人

       体质偏热的人,常容易出现便秘、口臭,或是咽喉、牙龈肿痛等情况。红枣性味甘温,本身偏于温补,这类人群如果大量食用,无异于火上浇油,会加重体内的燥热症状。

       痰湿偏盛者

       痰湿体质的人,常出现舌苔厚腻、口甜或口中发黏、食欲不振的表现,平时还容易感觉胃部胀满,严重时可能伴随头晕、恶心、呕吐,或是眼睑、面部浮肿等不适。红枣带有滋腻特性,容易助长体内湿气,让痰湿难以排出,进而加重这些症状。(本版文字综合《中国中医药报》、《生命时报》、广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