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炼的是文字的英华;中医,萃的是本草的精髓。当两者相互碰撞、融合,诗词有了骨血,中医带着气度。那份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情怀和生命舒展,便淋漓尽致了。
《南乡子·新月上》
□五代十国 李珣
新月上,
远烟开。
惯随潮水采珠来。
棹穿花过归溪口。
沽春酒。
小艇缆牵垂岸柳。
【古词译文】
新月上来了,弥漫的烟雾散开了,习惯了追赶潮汐去采珠。
艇儿穿花过溪而回,买一壶春酒,将小艇系好在垂岸的柳树下。
月夜赶潮水,勇斗风浪;穿花而归,沽酒小饮,这构成了采珠人的独特生活。
这首《南乡子》以白描手法勾勒岭南水乡暮归图景,语言清丽自然,意境悠远。上片“新月上,远烟开”以简净笔触拉开夜幕初垂的画卷,潮水、采珠人的动态融入静谧背景,形成动静相生之趣。下片通过“棹穿花过”的灵动细节,暗写溪路幽深与渔人熟稔,末句以柳岸系舟、沽酒归家的日常场景收束,将劳动与生活诗意交织,在平实中见隽永,充分体现李珣词“清疏微婉”的南国风情。
药材柳枝
别名:杨柳条、柳条。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枝条。春季摘取嫩树枝条,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性寒。
功效:祛风利湿;解毒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熏洗。
食疗养生方
柳枝茶
材料:嫩柳枝20~30克(最好是春季新发的嫩枝,洗净),水500~800毫升。
做法:将柳枝切成小段,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煎15~20分钟。滤去柳枝渣,只取药汁,代茶饮用。可根据口味加入少许冰糖或蜂蜜调味。
功效:传统认为有清热、祛风、利湿、通络的功效。
柳枝薏米粥
材料:嫩柳枝15克,薏苡仁(薏米)50克,粳米50克,水适量。
做法:柳枝洗净切段,用纱布包好。将柳枝包和薏米、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浸泡半小时后,开火熬煮成稀粥。粥成后,取出柳枝包,即可食用。
功效:柳枝清热通络,薏米健脾渗湿,共同起到清热祛湿、通痹止痛的作用。 (据广东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