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破解基层医疗资源薄弱、服务能力不均衡的难题,荣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核心抓手,精准聚焦“筑牢基层急救网、做实全程慢病管理、优化基层就医流程”三大方向,系统推进资源下沉与流程再造,全面赋能乡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构建起“村村有医靠、救治有网络、慢病有人管”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
织密基层胸痛“急救网”
荣县积极构建“心电一张网+胸痛中心”协同救治体系,着力打造“横向县域全覆盖、纵向全民共享、动态全程管理”的县域联动救治体系。全县开启“心电一张网”项目,并不断升级赋能项目,建立“村医采集—平台传输—县级专家解读—报告即时回传”流程,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疗,提高心梗患者救治率。目前,已成功救治预警患者350余人。
新桥镇建立全县首个乡镇胸痛救治单元,开设胸痛门诊,由县级专家坐诊,打通乡镇胸痛救治的第一站。为急性胸痛患者开启“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及“先诊疗后付费”的绿色通道,以及转诊一键极速响应机制,构建起一条同质、高效、敏捷的急性胸痛救治“快车道”。通过与家庭医生团队协作,形成“社区筛查—单元处置—中心救治—家庭随访”的全程管理闭环,有效打通了胸痛救治的“最后一公里”。
构建医防融合“新闭环”
荣县推动服务体系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
积极引入外部优质资源,与华西医院共建心血管内科专家工作站,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建神经、重症、肿瘤3个博士专家工作站。整合“博士专家+总院专家+家庭医生+村医”力量,组建专业慢病管理团队。2024年,在荣县长山镇率先启动医防融合综合防治能力提升项目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明确县医共体总院专家实时会诊、卫生院全科医生定期驻村、村医常态化随访的分工体系。同时,每个村网格片区建立“1名院领导统筹+1个科室牵头+3类骨干协同+N名村医触达”的团队架构。试点以来,累计签约家庭医生2.1万余人,完成健康体检1万余人,推广“八段锦”中医养生指导3000余人次,服务模式向全面健康管理深度转型。试点村卫生室启用“村医”“公共卫生”等多平台,实现村卫生室与中心卫生院数据互联,为患者建立动态健康档案,提供覆盖“防、筛、治、管、康”的全流程服务,推动管理从“一次性诊疗”转向“持续性干预”。
优化基层就医“服务链”
荣县创新实施医疗专家“驻点帮扶+下乡赶场”模式,开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新维度”。
下派5名县级专家担任乡镇卫生院副院长,下派22名业务骨干长期入驻,通过手术示范、专科建设进行“靶向帮扶”,指导乡镇卫生院成功开展多项首例微创手术。医共体总院直击基层痛点和需求,11个党支部的400余名骨干组成专家团队,每年2次常态化深入镇村,携手家庭医生,开展巡回义诊“下乡赶场”活动,辐射覆盖辖区内所有乡镇,让群众在家门口更有“医靠”。
2025年以来,累计服务群众超3100人次,为1645名群众建立更新健康档案,发放“绿色就诊卡”打通后续就医通道;为近200名残疾人提供评残鉴定;深入乡镇学校为千名学生开展眼部保健与急救培训;通过带教查房、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培训70余次,惠及基层医务人员超500人次,显著提升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目前,专家下乡赶场由总院单打独斗改为集中4家县级医院专家力量,正共同开展新一轮“总院领航,协调发展,健康同行”主题巡回医疗活动,逐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村级覆盖面。 (赵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