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5年1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多学科协作 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本以为血小板这么低,这辈子都做不了手术了,真没想到在你们医院能成功治疗,太感谢了!”近日,在术后复查时,患者吴先生(化名)紧紧握着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张新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此前,他因白内障失明,又因血小板计数几近极限低值,出血风险极高,辗转多地求医无果,最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重获光明,术后第二天便能正常看电视。

       吴先生患有白内障,急需手术治疗,然而术前检查却给了他沉重一击——血小板计数仅1×10?/L,远低于正常参考范围下限(100~300)×10?/L。血小板作为人体重要的“止血卫士”,数值过低时,轻微创伤都可能引发难以控制的出血,手术风险可想而知。“以患者目前的血小板水平,术中极可能出现持续性出血,术后还可能面临伤口渗血、内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张新明确指出风险。

       其实,在接诊吴先生之前,医院眼科就已成功救治过数例血小板指数低下的患者。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成熟的诊疗体系,张新团队总能从容地为特殊患者找到治疗的出路。

       面对吴先生的特殊情况,眼科团队没有退缩。他们牵头组织血液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开展联合会诊,从病情严重程度、血小板水平、手术必要性,到术中术后潜在风险,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经过多轮研讨,专家团队制定了一套兼顾治疗效果与安全保障的手术方案,还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出血情况,制定了多套详细应急预案。

       手术当天,各科室紧密配合。血液科提前做好血小板输注准备,随时应对血小板骤降;麻醉科精准麻醉,全程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凝血功能;眼科团队秉持“谨慎操作、精准微创”原则,每项操作都轻柔精准,减少对患者血管及组织的刺激。张新与助手林晓旭全神贯注,严格把控细节,成功避开高出血风险点。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杨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