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5年10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资阳市中心医院口腔诊疗中心主任杨秀秀:
牙疼才看医生? 口腔问题得早治
□曾于芯 本报记者 陈健

       本期嘉宾

       杨秀秀,资阳市中心医院主治医师,口腔医学博士在读。四川省医学会口腔专委会委员、四川口腔医疗科技创新促进会理事、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口腔医学分会委员、四川省口腔正畸专委会委员、四川省计算机及数字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资阳市口腔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看到那个8岁的‘地包天’孩子矫正后,终于敢在课堂上大声笑出来时,我就知道,口腔医生做的不只是牙齿矫正,更是在守护一个人的自信与未来。”谈及深耕口腔诊疗十余年的初心,资阳市中心医院口腔诊疗中心主任杨秀秀的眼中满是温情。从儿童颜面发育的“引导者”,到成人美学修复的“塑造者”,再到老年人牙齿健康的“守护者”,她始终以专业与温度,为不同年龄段患者筑牢口腔健康防线。

       儿童颜面管理别等“换完牙”

     “杨主任,孩子牙齿不齐,是不是得等12岁换完牙再矫正啊?”这是杨秀秀门诊常听到的提问。她耐心解释,儿童颜面管理的核心是“引导”而非“等待”,很多问题越等越难解决。她回忆曾接诊的3岁“地包天”患儿,用简单矫治器干预1个月,下颌前伸明显改善。她强调,一旦孩子能够配合,“地包天”就应尽早介入治疗。10岁左右是颌骨生长高峰期,此时的早期功能矫治可减少成年二期矫正难度,甚至不用手术治疗。

       有些家长仍然存在“乳牙早晚要换,不用在意”的误区。杨秀秀告诉记者,去年,一个7岁的孩子因多颗乳牙蛀成残根就诊,妈妈觉得“换了新牙就好”。检查发现,部分蛀牙引发了脓肿等问题,最终需通过复杂的措施补救。她强调,乳牙是恒牙的“向导”,其健康关系着恒牙能否正常萌出,家长不能掉以轻心。

       她还提醒家长,在家可多观察孩子的口腔信号:“如果发现孩子有咬嘴唇、吐舌等不良习惯,或是睡觉张口呼吸等,一定要及时带孩子来检查,早干预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牙齿和好看的颜面轮廓。”

       成人矫正牙齿 美观是附加项

     “杨主任,我都30岁了,牙齿还能矫正吗?会不会太晚了?”面对成年患者,杨秀秀总会用实际案例打消他们的疑虑。“之前有位患者,因长期咬合干扰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而且面临牙列不齐导致的牙周问题,矫正后不仅牙齿排齐了,牙周稳定了,关节疼痛也明显减轻了。”在她看来,成年人矫正牙齿的首要目的不是“变美”,而是恢复咬合功能。“牙齿不齐会降低刷牙效率,刷牙不到位可能导致蛀牙及牙周问题;长期咬合异常还会损伤颞下颌关节,引发疼痛。美观只是矫正带来的‘附加价值’,而功能健康才是根本。”

       不过,成人矫治后的护理也很重要。杨秀秀会手把手教患者清洁牙齿,提醒戴牙套的朋友用牙缝刷、冲牙器清理托槽周围的食物残渣,避免蛀牙。她还补充,牙齿有缺损、变色问题,微创瓷贴面、种植牙等修复方式可兼顾功能与美观,别怕麻烦拖延,早修复能避免问题加重。

       口腔健康有两大误区

     “很多人对口腔健康的认知,还停留在‘刷牙补牙’的层面,甚至有不少误区,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杨秀秀无奈地说,其中两个误区最为常见。

       第一个误区是“乳牙坏了不用治”。她提到,不少家长看到孩子乳牙龋齿,只让孩子“忍忍”,疼得整夜哭闹才就医。她强调,乳牙帮助孩子咀嚼、发音,为恒牙预留空间,蛀牙不及时治疗,轻则发炎,重则影响恒牙发育。预防乳牙龋齿,定期涂氟和做窝沟封闭很重要,家长要重视。

       第二个误区是“牙齿不痛就不用看医生”。前段时间,一位35岁的患者因牙齿松动就诊,检查发现中度牙周炎,牙槽骨吸收,部分牙齿松动度达Ⅱ度。杨秀秀惋惜道,患者称平时仅刷牙出血,以为“上火”就没在意。实际上,很多口腔问题早期无痛感,如龋齿早期仅牙釉质受损,牙周炎早期只有牙龈出血,到剧痛、牙齿松动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口腔检查意义是“早发现、早处理”,建议别“疼了才治”,定期检查是关键。

       口腔健康需终身守护

     “口腔是全身健康的‘门户’,一颗牙齿的问题,可能影响咀嚼、发音,并影响颞下颌关节以及身心健康。”杨秀秀认为,口腔健康需要终身守护,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重点。

       她建议儿童“预防优先”:每半年做口腔检查、纠正不良习惯;3岁以上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乳牙萌出后做窝沟封闭、定期涂氟,降低龋齿风险。成人要重视“定期维护”:仅刷牙无法清理牙缝残渣和牙结石,易引发牙周炎,建议每年做洁牙和口腔检查,有问题及时修复。老年人的重点是“防牙周病和根面龋”,建议老人每半年检查口腔,饭后及时清洁;戴义齿老人每天清洗义齿,维持咀嚼功能,保证营养摄入。

       采访尾声,杨秀秀看着诊室里张贴的患者笑容照片,轻声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每个人都能重视口腔健康,不用因为牙齿问题隐藏笑容。毕竟,健康的笑容,才是最有感染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