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医者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看到曾经拼命守护的患者重新回到热气腾腾的生活里更让人欣慰了。
金秋九月,金桂的馥郁香气裹挟着暖意漫入街巷。德阳市人民医院ICU主管医生吴婷玉,护士蒲晓盼、杨燕、阿色阿呷等一行人,结束了忙碌的工作后,驱车前往康养疗养院,赴一场与“老朋友”的约定。推开门的瞬间,茜姐的笑容便映入眼帘。她笑着挥手,眼底盛满惊喜的光。那一刻,从前抢救时的焦灼、守护时的疲惫、出院时的牵挂,都被这抹笑容轻轻拂散,唯有满溢的暖意在心底缓缓流淌。
记忆回溯,初见茜姐的模样仍清晰如昨。因先天身材矮小、卧病多年,被紧急送入ICU时正承受着压疮、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与重度感染的多重夹击。先天的身体局限、长期卧床的损耗,让每一步治疗都如同闯过险关,前路满是荆棘。可茜姐从未退缩,丈夫的不离不弃、儿子的坚持守护,再加上她对治疗的高度配合,成了医患并肩作战的底气。
200多个日日夜夜里,医护团队与茜姐一同创造着奇迹:为应对大便失禁,大家想到了用新型肛管来保护她的皮肤。儿子毫不犹豫地在网上买来800元左右一个的肛管,配合医护团队每日护理,伤口小组协助诊疗,定期为压疮处细心换药、定时翻身、调理饮食;面对呼吸衰竭,从呼吸机辅助通气到经鼻高流量吸氧,再到鼻导管吸氧,每一次努力,都是竭尽全力。渐渐地,茜姐能从眼神交流到用说话瓣膜畅聊,从鼻饲管流质饮食到亲口品尝家里的饭菜,从无力抬手到捧着零食追剧,从被压疮困扰到伤口完全愈合——她用坚韧,活成了所有人眼中的“奇迹”。
那时的茜姐,早已不是普通患者,而是医护们的“家人”。病房里的日常对话,满是细碎的牵挂:
“茜姐,今天儿子又给你带好吃的啦?”
“茜姐真棒,已经顺利停呼吸机3小时了!”
“茜姐,你儿媳妇不仅对你好,眉眼还跟你像极了,比亲女儿还亲呢!”
“茜姐,萨其马虽甜,可别多吃,小心血糖升高哦。”
“茜姐,可不能偷懒,今天得多坐一会儿,咱们慢慢恢复。”
“茜姐,真羡慕你有这么孝顺懂事的儿子,太贴心了!”
“茜姐,今天追什么短剧,要不要看《霸道总裁爱上我》?”
“茜姐,等你出院了,还会不会记着我们呀?”
……
几个月后,茜姐终于如愿告别ICU,回到了家人身边。200多天的日夜相守,大家为她的康复满心欢喜,却也多了份牵挂:担心她是否遵医嘱少吃多餐,牵挂她愈合的皮肤现在是什么样子,如今的生活质量恢复得如何?
如今重逢,茜姐已能稳稳地坐着,曾经剃光的头发长势喜人,浓密又有光泽。听着大家热热闹闹地回忆ICU里的日子,聊起“少吃萨其马”“多坐一会儿”的细碎叮嘱,她眼底满是笑意。临行前,吴婷玉医生细心为她查体,仔细询问肺部状况、痰液情况,核对口服药剂量,还反复叮嘱家属日常照料的注意事项,生怕遗漏任何细节。护士们也叮咛着皮肤护理细节、翻身叩背手法……儿子和丈夫仔细地听着,一直说着感谢的话。
离开时,每个人心头都盈满安稳,欣慰全化作了滚烫的暖意,烫红了眼眶。(德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