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T05(2022年08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砥砺奋进 打造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
本报综合

(上接04版)

时段预约信息系统,将预约时间精准到半小时内,进一步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有效解决了患者就医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


 三是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及质控建设。遴选10个专业专家22人成立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专家委员会,及时组织专家进行了全面质控分析;建立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月报告、月分析、月通报制度。新成立市级神经外科和健康体检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市级质控中心增加到43个,对822名专家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加强了质控专家队伍。


 四是大力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先后出台《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部分项目检查结果互认的通知》《关于扎实做好川渝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关工作的通知》,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构从川内扩大到川渝,并明确互认范围,建立互认情况登记分析制度,定期分析互认效果,有针对性地改进互认工作。五是试点开展日间手术。联合医保、财政下发了《关于开展日间手术医保结算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36个病种,在广安市人民医院、岳池县人民医院开展日间手术试点工作,切实节约医保费用,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


 提升公卫服务水平,民生福祉有效改善。


 一是提高疾控水平。大力开展机构等级创建,完成新一轮疾控冷链设备更新,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市县两级7家疾控机构,已成功创建1家三级乙等、6家二级甲等疾控机构。指导处置“5.09”疫情,历时14天“社会面清零”,历时21天全面清零,实现了一个潜伏期控制住疫情和零外溢的目标。总书记来川视察对我省的疫情防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说广安邻水战“疫”是“小、快、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高度评价:邻水疫情处置为早小严实、科学精准、有力有序有效处置疫情,树立了榜样,创造了辉煌。


 二是强化健康管理。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4.68%。邻水县智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验在全省作交流。


 三是办好民生实事。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慢性病患者、儿童、老人以及孕产妇免费提供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脱贫攻坚期内为贫困人口开展免费健康体检一次,完成200名脱贫贫困村第一书记的健康体检。为符合条件的人群实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实施“妇产优质服务提升行动”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免费筛查”市级自办民生项目,建设产科单间165间,为75000余名孕中期妇女(含流动人口)提供免费唐氏综合征筛查。规范开展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为全市15万余名农村妇女提供“两癌”免费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稳步提升,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PKU、CH疾病筛查率为99.24%,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为94.55%。全市孕产妇保健服务指标稳中有升,孕产妇早孕检查率达96.25%、产前检查率达98.21%以上。


 四是助力脱贫攻坚。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十免四补助”政策,深入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持续巩固“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扶持政策,为36.7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报销(补偿)医疗费用13亿余元,顺利实现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个人负担费用控制在10%以内的目标。对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并做到“三个一”,着力做好在家已签约对象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及严重精神障碍4种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健康指导等服务。


 发挥特色优势,中医药事业、产业蓬勃发展。


 改善中医基础设施,6个县(区市)中医医疗机构均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工作,诊疗环境和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市中医医院整体迁建正有序推进。所有中医医院均设置康复科和治未病科,全市共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5个,市级重点专科(专病)13个,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积极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制定中医药防控措施和诊治方案,全程参与防控。完成51家乡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602家村卫生室中医角建设,增添配备中医诊疗和康复设备3000余台件,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培训县、乡、村中医药服务人员1800余人,拓展推广中医药服务项目20余项。全市基层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比例达到46.5%。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保存、繁育基地1个已通过国家验收,全面投产。岳池县借力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建立“双飞地”发展模式,规划建设总面积36平方公里的中药材产业基地,与医药制造基地共同构成工农业态协同、上下链条互补的生物医药“两翼齐飞”格局,搭上广蓉合作发展“快车”。


 蹄疾步稳,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稳步推进。


 及时组建成立了新一届广安市老龄工作委员会, 印发了《广安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发展规划(2018—2025)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已设置老年病科的达8所。加快推进康养产业及医养结合发展,联合市人社、民政部门建立了社会办医联系帮扶制度。推动177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医养结合机构达到8家,设置床位1600张,拥有专业技术人员600名。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新增民营医院床位数2112张,全市现有民营医院64家,床位数量7761张,占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36.5%。公办民办互补、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初步形成。协调相关部门打造岳池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项目,推动华蓥山康养基地和五华山康养基地等建设,积极推进医疗与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三孩政策,惠民保障政策更健全。


 认真落实国家人口政策,全市年均出生人口37162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2.25‰,年均出生人口性别比106.94。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不断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截至目前,累计享受奖励扶助对象达69639人,特别扶助对象达4907人。深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切实做好托育服务工作不断提振我市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多管齐下,卫生人才队伍增量提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人才工作,一是强化政策保障。相继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卫生计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小平故里医卫人才计划实施细则》《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专项政策,不断健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创新招人引才方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二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项目、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多渠道补充基层医务人员。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以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和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人才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开展“广安名医”“最美护士”等评选表扬活动2届,表扬医务工作者236人,建成曹吉勋等11个省名医工作室。


 三是强化人才发展机制。通过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探索推进编制管理改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强化人才发展机制。


 四是强化人才教育培养。健全医教协同,落实全科医生制度,通过“请进来”与“送出去”加大人才培养教育。截至2019年底,全市卫生人员共有25601人,比“十二五”末增长了22.3%,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县级骨干专科医师等培训8.9万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增加1467人、增长60.9%,高级职称卫生人员增加613人,增长率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