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2年08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你不了解的颅内疾病——垂体瘤
广元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林锋

垂体瘤是起源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临床上,垂体瘤通常分为功能性(分泌性)和非功能性肿瘤。功能性肿瘤分为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库欣病)和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等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症状有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内分泌功能障碍、颅内神经功能障碍、偶然发现、垂体瘤卒中。


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分类


1.泌乳素腺瘤。女性表现为闭经-泌乳-不孕三联征,男性表现为乳房发育、阳痿、面部女性化。2.生长激素腺瘤。青春期前表现为巨人症,成人期表现为肢端肥大症。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蛋白质及糖代谢紊乱等症状。4.促性细胞腺瘤。主要包括GnH、FSH、LH腺瘤,临床多见于性功能降低,但早期通常无症状,晚期主要为头痛、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等症状。5.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主要表现甲状腺肿大及甲亢症状(性情急躁、易激动、双手颤抖、多汗、心动过速)。其他还有混合性垂体腺瘤,主要为以上二种或以上激素混合表现的肿瘤症状。无功能性腺瘤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后期随肿瘤增大表现为垂体激素分泌不足: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儿童表现为生长迟缓,成人表现为肌肉占比下降,向心性肥胖,运动耐量下降;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畏寒、黏液性水肿、记忆障碍);肾上腺功能低下、尿崩症。颅内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头痛、视神经受压症状(颞侧视野缺损、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失明)、邻近压迫症状(可表现为动眼神经受损表现如眼睑下垂、视物重影)。垂体瘤卒中主要表现为突发头痛、视力障碍和意识丧失(需要通过检查明确,同时排除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垂体瘤的诊断主要通过内分泌检查,一部分垂体瘤单纯通过内分泌的激素检查即可确诊。影像学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目前推荐的是MRI(垂体平扫+增强,动态磁共振可提高敏感性),MRI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随着3.0T的高清MRI普及,即使2~3毫米的微腺瘤也可以显示清晰显示,但是也有其局限性,部分垂体微腺瘤病人影像学上未见检出,但内分泌垂体功能异常也可诊断。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1.泌乳素腺瘤可选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溴隐亭、卡麦角林)治疗效果较好,但需要长期服药,部分病人无效可选择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绝大部分垂体肿瘤可采取经蝶手术治疗,手术已较成熟,其中以经鼻蝶显微镜下手术和内镜手术最为常见,对于较为复杂的垂体瘤可考虑开颅手术或经鼻蝶和开颅联合手术;3.观察。较小的无功能性腺瘤可观察处理,定期复查;4.放疗。主要为伽马刀放疗,一般不做首选,主要针对术后海绵窦残留以及有手术禁忌证的病人使用。


注意:长期随访是关键


1.影像学随访需要长期进行,主要为垂体磁共振检查,术后复查为术后3天内,术后3月需复查,此后每1~2年根据肿瘤复查的情况决定复查频率。2.内分泌随访,术后2天、6周、1年复查垂体相关激素功能,术后48小时及7~8天检查电解质。术后尿崩根据情况处理,短暂的轻度的尿崩不需特别处理,严重的尿崩需要服用去氨加压素口服治疗,检查尿量、尿比重、电解质等调整用量,垂体相关激素低下则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激素替代精准治疗。


垂体瘤是多学科病例,以神经外科为主涉及眼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需要上述学科的医师共同合作,协助治疗,笔者临床上经常遇到已失明的垂体瘤患者来就诊,已失去了挽救视力的最佳时间,因此垂体瘤需要多学科会诊为患者诊治,通过手术、药物、放疗及多种综合治疗方法应用,让患者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