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5年09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家庭药箱 这样配置

       常备药怎么选

       1.根据家庭成员的构成以及健康状况选药,少而精。如有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家庭,需备有适宜特殊人群服用的药物,且注意避免混用造成意外事故;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需备有一定余量的常用药物。

       2.常备疗效稳定、用法简单的药物或医疗器械。如解热镇痛类、感冒药、胃肠类、皮肤类和消毒清创、止血用外伤类药械等。

       3.选择易于保存、成分稳定的药物。优先选用不易挥发或风化,且在常温下可保存的药物;一般来说,口服类药物比水溶剂药物(如混悬液)更易于保存,效果差不多的前提下,选择口服药。

       4.根据时令选择药物。如秋季可备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季节交替时常备感冒药物等。

       常备药怎么用

       1.不可随意用药并关注药品适应证。明确诊断之前,不能随便用药,诸如镇痛类、解痉剂(例如腹痛)、导泻剂之类的药物,属于此种药物。

       2.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同时服用两种以上药物,彼此可产生相互作用,有时会降低药效,或引起不良反应。具体在用药前可咨询药师,或通过一些用药APP查询禁忌。

       3.注意服药方法。服药除了要注意时间、次数外,还要注意方法。绝大多数药物是采取吞服的,但有些药物,比如铝碳酸镁咀嚼片为嚼碎后吞服。服药前,需仔细查阅说明书。

       4.掌握药物剂量。超量服用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比如老年人和小孩不注意退烧药物的剂量,可因出汗过多而使体温骤降,引起虚脱。必要时需及时送医。 (据《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