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其疗效发挥与储存方式、注射操作密切相关。有很多糖友因储存不当,从而导致胰岛素失效,或因注射方法错误影响吸收,从而造成血糖波动。以下将详细讲讲胰岛素的正确储存方法和规范注射步骤,从而帮助糖友科学用药。
胰岛素储存要点
未开封胰岛素的储存
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对温度极其敏感,如果储存不当会直接影响药效。因此,未开封的胰岛素(包括瓶装和笔芯),必须放在冰箱冷藏室2~8℃的环境中保存,同时,要避免放在冷冻格,冷冻会导致胰岛素变性凝固,即使解冻也无法恢复药效。储存时需注意,胰岛素不能紧贴冰箱内壁或靠近冷冻室,可放入专用保鲜盒隔离,同时要查看有效期,过期药液坚决停用。从药店购买时,建议用保温袋携带,尤其夏季高温或冬季严寒时,避免途中温度骤变破坏稳定性。
已开封胰岛素的储存
已开封的胰岛素装入胰岛素笔后无须冷藏,可在室温25℃以下保存,通常有效期为4周,具体以说明书为准。这是因为反复冷藏与取出会导致药液温度频繁波动,从而影响稳定性,且室温存放更便于日常使用。室温储存需避开阳光直射、暖气、电脑等热源,也不能放在浴室等潮湿环境。每次使用前要检查药液状态,普通胰岛素若出现浑浊沉淀,预混胰岛素若颗粒黏附瓶壁无法摇匀,均说明已变质,需立即停用。
胰岛素注射规范步骤
胰岛素注射需要一定的技术,从部位选择到注射手法,每一步都会影响药物吸收速度和效果。
选对注射部位
常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有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和臀部外上侧,其中腹部是首选。而不同部位的吸收速度不同,腹部吸收最快,适合控制餐后血糖;大腿外侧吸收较慢,适合中长效胰岛素;上臂和臀部吸收速度中等,可根据胰岛素类型选择。
严格执行“轮换注射”
同一部位长期注射会导致脂肪增生,从而出现硬块,影响药物的吸收。建议将每个部位划分成多个小区域,每次注射间隔至少1厘米,避免在同一区域连续注射。比如腹部可以肚脐为中心,避开肚脐周围2厘米,分上下左右四个区域轮换。
注射前做好准备
注射前要洗手,并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注射,避免酒精刺激皮肤。若使用混悬型胰岛素,如预混胰岛素,需将胰岛素笔轻轻滚动、颠倒10次左右,直到药液均匀浑浊,确保胰岛素充分混合。
注意注射手法
注射时,胰岛素笔要垂直于皮肤,若皮下脂肪较薄,如儿童、消瘦者,可轻轻捏起皮肤,避免针头刺入肌肉层。肌肉内注射会让胰岛素吸收过快,导致血糖波动过大。按下胰岛素笔的注射按钮后,要保持针头在皮肤内停留10~15秒,让药液充分注入,避免拔针时药液漏出。注射完毕后,用干棉签轻压针眼几秒,不要揉,防止出血和药液渗出。另外,很多糖友为节省而重复使用针头,这是不可取的。重复使用的针头会变钝、弯曲,增加疼痛和感染风险,还可能导致胰岛素结晶堵塞针头,影响剂量准确性,因此,针头必须一次一换。
特殊场景与人群的注意事项
外出期间
未开封的胰岛素需用便携式冷藏盒保存,已开封的随身携带即可,但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30℃以上环境。乘坐飞机时,胰岛素不能托运,因为货舱温度过低,需随身携带并备好医生证明。同时,需要定期用干布擦拭笔身,避免用水冲洗或浸泡;长期不用时要取下针头,防止空气进入笔芯,笔芯按开封状态分别存放,笔身单独放置。
儿童和老年人
儿童应选用4~5毫米长的细针头,由家长协助操作以防刺入肌肉;老年人皮肤松弛,注射时需捏起皮肤更久以确保针头在皮下。
妊娠糖尿病患者
腹部注射要避开子宫部位,可选择侧腹部注射。
综上所述,胰岛素治疗的核心是“稳定吸收”,正确的储存和注射方法是基础。糖尿病患者要多留意细节,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定期监测血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才能让胰岛素真正发挥控糖作用,减少并发症风险。 (赤峰市第二中医蒙医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