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提到安抚奶嘴,相信很多家长都已对此物不再陌生。使用安抚奶嘴的家庭中,有些家长认为它非常好用,但也有家长对其产生了一些疑惑。目前的研究表明,正确、合理地使用安抚奶嘴对婴幼儿是有益的,它能够安抚情绪、促进生长发育、预防SIDS等。
什么是安抚奶嘴
婴幼儿的吮吸行为是最早建立的反射之一。通过吮吸,婴幼儿可以获得身心放松,而安抚奶嘴正是通过满足非营养性吮吸需求,达到安抚情绪的效果。
合理使用好处多
当宝宝哭闹时,安抚奶嘴可以满足其对吮吸的需求,减少哭闹,帮助缓解情绪。此外,宝宝通过吮吸还能缓解疼痛及不适,促进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更重要的是,使用安抚奶嘴可显著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发生率。
过度使用有弊端
许多家长担心宝宝过于依赖安抚奶嘴,但更应警惕的是家长过度依赖它。不能宝宝一哭就塞安抚奶嘴,该哄还是要哄,尤其要确认宝宝是否饿了,饿了应喂奶而非安抚奶嘴。安抚奶嘴并非万能,不能取代安抚和进食,更不能在宝宝不喜欢时强行塞入。过度使用将危害口腔健康,对3岁以上儿童尤甚,常见问题包括开牙合、地包天、上前牙前凸及上颌前突等。此外,使用安抚奶嘴时中耳鼓室内会产生负压,易使鼻咽分泌物回流至咽鼓管,引发感染。因此,婴幼儿不宜长时间使用安抚奶嘴,有急性中耳炎病史的婴幼儿不建议使用。过早使用还可能使婴儿混淆乳头,不利于哺乳习惯的建立,建议1月龄内不使用。
正确选择要点多
应选择无毒、无异味、耐高温、不易老化、方便清洁的硅胶材质安抚奶嘴。同时,关注是否引起过敏反应。类似乳头形状的奶嘴可减少开牙合发生率,有益于咬合健康。为避免奶嘴在口腔内滞留或误吞,外侧挡板的水平和垂直尺寸须大于婴幼儿口唇尺寸,且应有直径大于3厘米的防护罩,并有通风孔以保证空气流通。
清洁要点不可忘
安抚奶嘴直接接触唾液和口腔微生物,若清洁不当,易导致中耳炎、念珠菌病、肠道寄生虫感染和龋病。使用时,表面不应涂抹甜味剂,并须定期清洗、检查及更换。建议用0.12 氯己定喷洒表面并沸水浸泡15分钟进行日常清洁消毒。
注意事项要牢记
使用时应注意:有乳胶或硅胶过敏史的婴幼儿不建议使用;不能将奶嘴系挂于颈部以免窒息;不应强行放入口中;熟睡时脱出不应再放回。
戒除时间要选对
对大部分宝宝而言,1~2岁时已具备自我情绪调节和自主入睡能力,可以不再依赖安抚奶嘴,建议此时开始戒除。戒除时可进行心理干预,如正面鼓励、用书籍玩具转移注意力等。若心理干预无效,也可借助正畸矫治器(如腭刺、腭弓等)进行干预。
综上所述,安抚奶嘴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一把“双刃剑”。科学、适度地使用它,能有效安抚宝宝情绪、辅助生长发育、降低SIDS风险,成为育儿路上的好帮手。然而,过度依赖、不当选择或忽视卫生则可能带来口腔发育异常、感染风险及依赖问题。家长应充分了解其利弊,掌握正确的选择、使用、清洁要点,并在宝宝1~2岁左右适时引导戒除。记住,安抚奶嘴是辅助工具,不能替代父母的关爱、安抚和及时的哺乳。遵循指南,理性看待,安抚奶嘴才能真正成为宝宝安全、有益的陪伴。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