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医院急诊部收治了一对“90后”夫妻。两人在空调房内用炭炉烧烤,1小时后相继出现头晕、呕吐,送医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丈夫懊悔道:“以为只有冬天烧煤会中毒,没想到夏天用钢炭烧烤也差点丢了命!”专家提醒:一氧化碳(CO)是“沉默的杀手”,任何密闭空间燃烧不充分都可能引发悲剧。
一氧化碳中毒的多种方式
一氧化碳中毒是冬季高发的安全隐患,因其无色无味、难以察觉,被称为“隐形杀手”。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我国急性中毒之首,严重威胁公众健康。一氧化碳中毒方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密闭空间燃烧取暖:在通风不良的室内使用煤炉、炭火取暖,燃烧不充分时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例如,医院急诊部2025年1~3月共收治因烤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计35名。
燃气设备使用不当: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或通风差的地方,洗浴时间过长易引发中毒。
围炉煮茶或炭火餐饮:冬季流行的围炉煮茶、炭火烧烤或铜锅涮肉,若在密闭环境中进行,一氧化碳浓度可能迅速超标。
汽车内长时间开空调:在车库或密闭车内怠速开空调,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会积聚。
工业或生产事故:煤矿瓦斯泄漏、工厂设备故障等职业环境中也可能发生集体中毒。
中毒的症状与危害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因吸入量和时间不同而分为三级: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脱离环境后可缓解;中度中毒会出现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意识模糊等症状;重度中毒则可能导致深度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更危险的是,部分患者在救治后2~30天内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表现为精神障碍或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00~300倍,会迅速导致全身组织缺氧,尤其是大脑和心脏。
急救措施与现场处理
发现中毒者后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切断毒源,关闭燃气阀门或熄灭炭火,避免使用明火或电器以防爆炸;开窗通风并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昏迷者需侧卧以防呕吐物窒息,同时注意保暖;有条件时给予高流量吸氧,加速碳氧血红蛋白解离;拨打120并说明疑似一氧化碳中毒,重度患者需尽快接受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能显著提高血氧分压,减少脑损伤风险。
预防措施与日常防护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需从多方面入手:安装规范的烟囱或排气扇,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热水器,淘汰直排式热水器;使用燃烧设备时确保门窗留缝,洗浴时间不超过20分钟;在厨房、浴室等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浓度超标时及时警示;纠正“放水盆可防中毒”等误区,明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比空气轻;车内空调避免长时间内循环,停车后避免长时间怠速。
中毒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中毒患者的护理需重点关注:生命体征监测,定期检查心率、血压、血氧等指标,警惕脑水肿或肺部感染;高压氧治疗配合,早期持续高压氧疗程(每日1~2次)可降低后遗症风险;并发症预防,长期卧床者需定时翻身防褥疮,保持呼吸道清洁;心理支持,患者苏醒后易出现焦虑或恐惧,需耐心疏导并鼓励参与康复训练;饮食调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总结与呼吁
一氧化碳中毒虽凶险,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救治可大幅降低伤害。公众需提高安全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同时推动社区开展安全用气、规范取暖的宣传活动。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