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经历分娩的新手妈妈来说,身体的各种变化和不适可能接踵而至,其中产后尿潴留就是一种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它不仅会让新手妈妈感到痛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隐患,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什么是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在分娩后6小时内无法正常排尿,或者剖宫产术后拔除尿管后不能解出小便,以及虽能排尿但膀胱内仍有残余尿量超过100毫升的情况。简单来讲,就是膀胱里有尿液却排不出来,或者排不干净。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约14 。
哪些产妇易出现产后尿潴留
产程较长的产妇:由于胎儿在产道内长时间压迫膀胱和尿道,导致膀胱肌肉收缩功能减弱,容易引发尿潴留。
会阴有伤口的产妇:会阴侧切或撕裂的伤口疼痛会让产妇对排尿产生恐惧,进而抑制排尿反射,增加尿潴留的风险。
剖宫产的产妇:由于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会暂时抑制膀胱的神经功能,导致膀胱收缩无力,术后容易出现尿潴留。
有尿路感染病史的产妇:尿道和膀胱的炎症会影响正常的排尿功能,在产后身体虚弱的情况下,更容易诱发尿潴留。
引发产后尿潴留的原因
机械性压迫:分娩过程中,胎儿先露部长时间压迫膀胱和尿道,使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尿道变窄,影响尿液的排出。
神经因素:分娩时盆底肌肉和神经受到牵拉、损伤,导致膀胱的神经调节功能紊乱,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
疼痛因素:会阴伤口、宫缩痛等疼痛刺激会使产妇产生排尿恐惧,反射性地抑制排尿动作。
药物影响:剖宫产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以及产后使用的止痛药物,可能会抑制膀胱的收缩功能,导致排尿困难。
心理因素:部分产妇由于对产后排尿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也会影响正常的排尿反射。
产后尿潴留的症状
产妇感觉下腹部胀痛,有强烈的尿意,但就是无法排出尿液,或者只能排出少量尿液;下腹部可触及膨胀的膀胱,按压时疼痛明显;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症状,如尿液浑浊、有异味等。
产后尿潴留的危害
膀胱功能受损:膀胱过度膨胀会进一步损伤膀胱肌肉和神经,导致膀胱功能恢复延迟,甚至可能引发慢性尿潴留。
尿路感染:尿液在膀胱内长时间滞留,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尿路感染,严重的尿路感染还可能上行感染肾脏,引起肾盂肾炎等疾病。
影响子宫恢复:膀胱膨胀会压迫子宫,影响子宫的收缩和复旧,导致产后出血增多,延长恶露排出的时间。
产后尿潴留的处理方法
诱导排尿:可以让产妇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部等,通过感官刺激诱发排尿反射。
热敷和按摩: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下腹部,或者轻轻按摩膀胱区,促进膀胱肌肉的收缩,帮助排尿。
药物治疗:对于诱导排尿无效的产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肌肉注射新斯的明等,增强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力。
耳穴压豆治疗:耳郭上有帮助排尿相关的穴位,通过按压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帮助排尿,起到防治疾病、改善临床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
导尿术: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效,应及时进行导尿术,将膀胱内的尿液引流出体外,缓解膀胱压力。导尿时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如何预防产后尿潴留
产前盆底肌训练:产前进行盆底肌训练,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弹性,有助于产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产后尽早下床活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膀胱肌肉的收缩力。一般顺产后几个小时就可以下床轻微活动,剖宫产产妇在拔出尿管后,可以在家人的协助下下床活动。
产后及时排尿:产后要及时排尿,不要因为害怕疼痛或其他原因而憋尿。即使没有明显的尿意,也要定时去厕所尝试排尿。
产后多喝水:保持充足的尿量,通过尿液的冲洗作用,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
产后注意会阴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勤换卫生垫,预防尿路感染。
总之,产后尿潴留是产妇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新手妈妈们要提高对它的认识,了解其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尽早得到处理,确保身体能够顺利恢复。 (重庆市武隆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