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5年07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人文+数字+技术 改善就医体验

       帮扶单位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帮扶院长

       刘彦

       帮扶成绩

       助力泸定县人民医院打造甘孜州县级医院首个微创介入中心,成为甘孜州唯一的三星级智慧医院,电子病历四级评审全州第一。


       泸定县以泸定桥而闻名遐迩,是红军长征中“飞夺泸定桥”战斗发生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境内还有海螺沟等自然景观,冰川与温泉共存,风景壮美。

       泸定,这座位于大渡河畔的英雄之城,因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而永载史册。在这里,不仅有革命先辈精神的传承,更有新时代“人文+智慧+技术”的医疗温情,让红色热土上的生命守护更有温度、更具力量。

       三年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和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组团式”帮扶专家抵达泸定县人民医院,梳理出该院存在的诸多短板。随着一批又一批帮扶专家的接力,如今的泸定县人民医院已焕然一新,患者的就医体验越来越好。

       暖心服务藏在细节里

       走进泸定县人民医院,记者的感受是“不像在医院”。不管是在候诊区,还是在楼梯间,随时都能听到轻柔的音乐声。

     “我们从‘五感’出发,让患者看到整洁的环境,听到疗愈的音乐,没有刺鼻的消毒气味,有的是能感知的人文体验。”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介入诊疗科主任兼泸定县人民医院院长刘彦介绍,“这个灵感来源于消防报警装置,2024年,我们打造了‘9S+音乐’医院,让生硬的消防报警装置兼顾了有温度的轻音乐播放功能。”

       步入儿科门诊,也会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候诊区,设置了一个色彩明快、安全卫生的“儿童游乐区”,滑梯、益智玩具等一应俱全,还有专人看护和定期消毒。在输液室,患儿的座位是可以躺卧的可爱大座椅,并且做雾化时还能一边治疗一边看有趣的动画片。

       此外,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免费准备了轮椅、雨伞、饮水机、一次性纸杯等便民用品和设施,温暖患者及家属的心。在拥挤的中医科,医院则实行网格化预约、医务人员错峰上班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老百姓等待时间。“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是希望每一位走进医院的患者都能收获一段充满温度的就医旅程。”刘彦说。

       数字赋能便捷就医

     “老师,我去五医院还需要重新打核磁吗?”一位33岁的青年患者因偏侧肢体麻木,经MRI(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脑干肿瘤,准备前往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他向医务人员咨询道。医务人员告知,“只要带上手机,就可以让医生清楚了解你当时的病情。”这让患者安心了不少。

       今年7月上线的“云胶片”,让泸定县人民医院的患者告别了“捧着胶片跑医院”的时代。刘彦介绍,患者做完检查,手机上就能查看X光、CT、MRI影像,所有数据加密存储,“以前取片窗口常排着长队,有人胶片丢了还得重拍,现在这些麻烦全没了。”

       这是医院数字化水平提升的一个缩影。在县委、县政府的资金支持下,泸定县人民医院成了甘孜州唯一的三星级智慧医院,电子病历四级评审全州第一。刷脸就医、医保移动支付、自助机、电子票据等“便捷功能”,如今已成为医院的日常服务。

       同时,刘彦还带领帮扶团队拓展远程协作,提高健康服务质量,合作开展动态心电图和放射影像远程诊断近8000余次,设立微信“健康云助力”群,利用泸定县人民医院公众号等发布心理健康科普文章,结合互联网医院建设,实现了线上“轻问诊”。

       技术突破留住患者

       今年上半年,泸定县人民医院内科接诊了一位因口角歪斜伴言语不清紧急就医的患者,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专家、神经内科医生潘高峰敏锐地发现了问题,迅速将患者收治入院。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初步判断患者存在脑血管病变。为明确病因、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传帮带”帮扶专家、神经内科医生姜兵带领当地医生成功对患者进行了脑血管造影,为后续治疗明确了方向。

       此次脑血管造影成功,得益于甘孜州县级医院首个微创介入中心在泸定县人民医院的投用。去年8月29日,泸定县首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在县人民医院开机使用,标志着该县在介入治疗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当天,泸定县人民医院还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签订了卒中防治暨卒中病人联合救治协议和党建结对共建工作协议,同时签署了急性胸痛患者联合救治协议,为泸定县人民医院的心脑血管疾病救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刘彦介绍,泸定县人民医院派出多人到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介入诊疗科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手术操作的准确性,更在安全性上构建了多重保障,让患者在县域就能享受到高效、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体验。目前,已完成30例介入手术,既挽救了患者生命,又避免了严重的卒中后遗症。

       随着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深入推进,现在泸定县人民医院的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至6.8天,三四级手术占比突破45.13 ,患者满意度达92 ,去年医院服务患者170184人次。

 本报记者 蒲晓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