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5年07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去钓鱼吧
□广元市中医医院 邢文嘉

       十多年前,跟随一位大哥步入钓鱼圈。江河塘堰、沟渠溪流,追星赶月,迎风沐雨。夏天汗流浃背,冬天眉毛驻雪,唯有春秋二季尚可。拿着几十块钱的竿子,一副七星漂的线组,一盒方便面,水边一站就是一天。被狗撵,被人骂,被家人数落……那时节,好不惬意。方圆百里,山山水水,都说得出名字。江河走向,水深几何,鱼情好坏,如数家珍。

       为了提高钓鱼技术,我专门订阅了《中国钓鱼》杂志。每期到手,都会仔细阅读,圈点批注。然而实践却与书本知识大相径庭,鱼获让人羞于启齿。“一方水土养一方鱼”,买来的饲料总不如挖来的蚯蚓让鱼儿喜欢。

       小河两边的钓鱼人,总显得那么亲切。相互递烟,交换鱼饵;鱼上钓了,帮忙抄网;收竿回家时,总要相互送几条当日的鱼获。在你拉我扯的过程中,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其实都在。“下次约起哈。”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毕竟凡人不与姜尚相提并论,应当珍惜山青水绿,天蓝风轻。钓鱼人钓的是一份心情,一份对岁月的敬仰与尊重。天地赐予的,是山水的和谐。自然生长的,是万物的生命。微风无起,波澜不惊。天高地阔,流水行云。

       那时有一个想法:做五期关于钓鱼人的宣传片。第一期“钓鱼人多了”,反映人们的闲暇时间和生活情趣多了;第二期“道路好走了”,反映无论是步行还是驾车,都是水泥路直接到钓鱼地点;第三期“鱼儿好钓了”,反映山清水秀的乡村自然环境;第四期“乡村变化了”,反映乡亲们富裕了,无论到哪里钓鱼,钓鱼人都能吃上可口的农家饭;第五期“返乡人多了”,反映外出打工人返乡创业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可为”。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想法至今还没有付诸行动。

       十多年了,我依然在坚持钓鱼。现在钓鱼的地方更远了,面对的江河更大了,鱼情也不比以前,钓鱼杂志也不再订阅了。身边高手实在太多了,他们辛劳总结出带泪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可是不争气的我每次出门都空手而归。

       进入钓鱼人的世界,静中求真,动中求法。以不二之心下金钩银竿于茫茫波色,不期望,不颓唐,天地自有馈赠。

       去钓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