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5年07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分辨肺结节的“好坏”
□张艳

       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影像学检查(如CT或X光片)中发现的小病灶,直径通常≤3厘米,形状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肺结节可分为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GGO)和部分实性结节三类。

       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群中,通过低剂量CT扫描检出肺结节的比例高达20 ~40 ,其中超过90 为良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炎症修复形成的瘢痕组织:这是最常见的良性原因,可能是由于之前的感染(如肺炎)或轻微创伤引起的局部修复反应。

       错构瘤:一种由正常但排列紊乱的组织组成的良性肿瘤,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威胁。

       早期恶性病变:虽然少见,但是需特别关注,尤其是那些快速增长或具有可疑特征的结节。

       为何长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

       新冠疫情期间和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许多人通过胸部CT检查意外发现了肺结节,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以下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T检查使用率增加:新冠病毒感染后,为了评估病情进展和康复情况,医生常常建议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这些检查不仅能帮助诊断病毒引发的炎症变化,还可能无意间发现其他潜在问题,比如肺结节。

       病毒感染对肺部的影响: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肺部出现短暂或永久性的瘢痕样改变。特别是在严重病例中,病毒性肺炎可能会导致局部炎症愈合后形成纤维化区域,这些区域在CT图像上看起来就像小结节。

       社会关注度提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选择体检或筛查项目,包括低剂量CT扫描等先进的成像技术。这也增加了肺结节被发现的可能。

       普遍的认知误区与做法

       面对肺结节,不少人存在误解或不当处理方式,这可能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甚至健康风险。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认识误区及其后果:

       误区一:所有肺结节都是癌症前兆

       错误表现:当看到体检报告中有“肺结节”的字样时,部分人会直接联想到肺癌,并因此陷入极端焦虑状态,甚至不顾一切地寻求激进的治疗方案。

       后果:这种过度反应不仅无益于身体健康,反而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或其他侵入性操作,浪费医疗资源并增加心理压力。

       误区二:忽视复查的重要性

       错误表现:一些人认为肺结节只是“小问题”,无须定期随访观察;还有些人因为害怕再次面对可能的坏消息而不愿继续跟踪病情发展。

       后果:忽视复查可能让潜在的恶性结节失去早期干预机会,使原本可控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误区三:盲目相信网络信息或偏方

       错误表现:在缺乏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自行服用药物、保健品或采用所谓“清肺”疗法来消除结节。

       后果:这些方法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还可能干扰正常诊疗过程,延误病因排查与处理时机。

       综上所述,无论是因过度恐慌而导致过度治疗,还是因轻视问题而忽略必要监测,都会影响整体健康预后效果。正确的做法应该基于专业指导和科学判断。

       查出肺结节后怎么办

       冷静对待,咨询专业医生

       正确做法:如果在体检过程中发现了肺结节,首先应保持冷静,尽快联系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进行详细咨询。

       原因:绝大多数肺结节均为良性,而且只有少数具有恶变可能性。通过向专业人士咨询,可以避免因误判而导致的不必要焦虑和过度治疗。

       详细了解结节性质

       正确做法:结合影像学特征分析结节的具体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大小:小于6毫米的结节通常危险性较低,仅需密切观察即可;6~8毫米的结节则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需要更频繁的随访;大于8毫米的结节需要进一步明确其良恶性。

       密度:根据结节是否实性或为磨玻璃影判断其特性。

       边缘光滑度:良性结节一般边界规则,而恶性结节常表现为分叶状、毛刺状等异常形态。

       位置:某些特定部位的结节可能提示更高风险。

       原因:通过以上信息综合评估,医生能够更为精准地制定后续管理计划,减少过度诊疗带来的危害。

       安排必要的辅助检查

       正确做法:对于高风险结节,遵医嘱安排PET-CT、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检查等方式以明确诊断。

       原因:这些先进技术和手段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确保最终结论更具可信度和针对性。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正确做法:对于低风险结节,应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CT,通常间隔时间为3个月至1年。

       原因:良性结节一般变化不大,而恶性结节可能随时间逐渐增大。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捕捉到任何显著变化,从而抓住最佳治疗窗口期。

       生活方式调整

       正确做法: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坚持锻炼、合理饮食以及远离空气污染源等。

       原因: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降低各类疾病发生率,还能有效改善身体整体状态,增强抵抗力,为肺部健康提供保障。

       结语

       肺结节虽然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但它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无须过分担忧。最重要的是采取理性态度,配合专业医生完成科学评估和适当管理。如果在新冠康复后发现自己有肺结节,请记住以下几点——冷静分析:不要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也不要被恐惧情绪支配;积极配合:遵循医生指导,按时完成所有必需的检查和随访;健康生活: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调整,努力维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况。

       无论处于特殊时期还是平常日子,我们都需要用科学的方法面对健康相关的问题。尽管肺结节乍听起来让人不安,但实际上通过适当的措施完全可以将其纳入可掌控范围之内。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应对每一次检查结果,为自身健康保驾护航。 (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