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9版(2025年07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大自然的美好馈赠 车前草
□王同举

     《诗经·周南》有云:“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诗句中提到的“芣(fú)苢(yǐ)”,就是车前草。三国时期学者陆玑撰写的生物学古籍《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解释“芣苢”:“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乍听起来,这草就隐约有股韧劲儿,被碾压千百回还能冒头。古时路上跑的多是牛车,牛车碾过泥地,留下深深浅浅的轮印,积了水,车前草就一丛丛地冒出来,绿油油的叶子贴着地皮长,给土路镶了道绿边儿。

       乡下长大的孩子,哪个不认得车前草。女娃们拔下几束紫褐色的老穗儿,扎成小扫帚,专扫泥地上的石子玩。手巧的女娃还会用车前草编草蚂蚱,叶柄对着叶柄绕个圈,叶片绕着叶梗打几个结,轻轻拉扯几下,一只活灵活现的草蚂蚱就编好了。男娃们拿车前草玩拔河比赛——每人掐下一根车前草的花茎,再把两根花茎绕成麻花扣,一人扯住花茎一端使劲儿拽,先折断对方的花茎算赢。

       母亲采草药时,专挑长在深坑里的车前草,叶子背面发紫,据说这种才“药劲儿足,熬汤最败火”,发烧拉肚子煮水喝最管用。她说:“可别看它生得贱,沟坎里长出来的东西,最懂治人身上的病。”有一次我吃坏肚子,母亲就拎个竹篮子,去路边扯回几把车前草,洗净了扔进大铁锅里煮。灶膛里柴火烧得噼啪响,满屋子都是一股浓浓的苦味儿。熬好的药汤黑乎乎的,看着就张不开口。母亲偷偷在碗底藏一勺白糖,变着法哄我喝:“捏着鼻子一口灌下去,喝完给你舔糖罐子。”

       车前草嫩叶焯水后拌上盐和蒜泥,淋上香油,又是一道爽口菜,母亲说它能清热利尿。

       有一年,我去朋友乡下老家玩,发现他家老屋墙根的水泥缝里钻出了几棵车前草。朋友的母亲掐了几把车前草的嫩叶,拌荠菜包饺子,墨绿色的碎叶子裹在面皮里,咬一口微微发苦。老人家一边包饺子一边念叨:“闹饥荒那年,这草根拌上野葱烙面饼,救活了半个村的人。”朋友用指头沾了沾馅料,舔了一下,直皱眉。

       现在城里也能见到车前草,从水泥缝里硬挤出来,叶子皱巴巴的。我试着晒成干草泡茶喝,滚水一冲,干草在水中舒展开来,慢慢渗出黄褐色汁液。捧起杯子喝的时候,我突然懂了《诗经》里的“采采芣苢”——那些沾满泥的指头,掐下了大自然最美好的馈赠,让日子从苦根里也能咂出甜。 (据《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