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万物盛,银杏采摘正当时。阆中市石滩镇2800余亩银杏叶正值采收旺季,在核心片区印镇山村,村民们背着竹篓穿梭于林间,片片鲜叶伴着丰收喜悦落入篓中,林中处处流动着忙碌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这片银杏林海,正悄然撬动着乡村的绿色“GDP”。预计本季采摘鲜叶可达1000吨,烘干后可达300吨,产值近450万元。
基层党建 融入产业链
银杏,又称白果,其叶、果均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等古典医籍对其功效早有记载。银杏叶提取物在中医药中广泛应用于改善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障碍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领域,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杏产业作为经济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产品银杏果及其提取物在中医药学、营养学及现代医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对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具有显著作用。石滩镇党委将基层党建深度融入产业发展链条,从镇农业服务中心、银杏合作社、种植大户中精选党员骨干,成立了银杏产业发展党支部,农技党员下沉指导,党员种植大户带头示范,构建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从引种育优苗木、推广标准化种植、实施精细化管理,到对接市场销路、延伸产业链条,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
带动就业 促农户增收
为了保证银杏叶的高品质,石滩镇建立起一套精细化管护体系。组织“土专家”“田秀才”开展季节性管护培训,指导农户精准施肥、管控水分、开展病虫害防治,镇农业服务中心干部包片负责,在银杏树关键生长期蹲点把关;农技员根据鲜叶的成熟度、颜色标准、杂质控制线等确定最佳采摘时间,确保采摘的鲜叶黄酮含量高、品质好。
产业链条延伸出丰富的就业岗位,如春夏除草、施肥、防病,秋季集中采叶、分拣、晾晒,以及后续的杀青、烘干等初加工,这些岗位技术门槛不高,时间安排相对灵活,特别适合村里的中老年劳动力和部分脱贫户。每年银杏叶要采摘两季,用工需求大,能够带动就业达2000余人次。
此外,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大户,每年有固定的土地流转费收入;农户参与种植、管护、采收、加工等环节,按月或按天结算工资;部分农户用土地或闲钱入股合作社,年底能拿到分红。据初步统计,核心片区的农户依托银杏产业,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李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