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5年05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撞树、爬行、吊脖……
硬核养生潮 正在毁掉老人健康
□刘雨娟 梁芳 本报记者 李芯怡

       近年来,一种“硬核养生潮”在中老年群体中悄然流行——撞树、爬行、吊脖,号称能“活血化瘀”“治疗颈椎病”。然而,这些看似“简单有效”的动作背后,却隐藏着巨大风险:轻则肌肉拉伤、关节错位;重则导致脊椎损伤甚至脑出血。

       这些都是健身误区

       撞树:以痛止痛不可取

       许多老人认为撞树能“打通经络”“缓解疼痛”,于是在公园的大树旁频繁撞击身体。然而,这种行为就是一场“身体与树木的硬碰硬”,隐藏着诸多隐患。

       从医学角度来看,人体表面分布着丰富的肌肉、血管和神经,过度撞击会导致局部肌肉组织损伤,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说,骨骼密度降低,脆性增加,频繁撞击可能会造成骨膜损伤,甚至引发骨折。更严重的是,撞击产生的冲击力会通过骨骼传导至内脏器官,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人,可能会诱发心绞痛、血压骤升等危险情况。此外,树木表面可能存在灰尘、细菌等污染物,撞击时若皮肤有细微破损,还可能引发感染。

       爬行:关节压力大,损伤难承受

       模仿婴儿爬行的健身方式,被一些人认为可以锻炼全身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但实际上,人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适合直立行走的身体结构,爬行时身体的重心和受力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爬行时,手腕和膝盖需要承受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而手腕的关节结构相对薄弱,长期爬行容易导致腕关节滑膜炎、腱鞘炎等问题。膝关节的软骨和半月板也会因为过度摩擦而受损,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对于本身就有膝关节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的老人来说,爬行不仅无法达到锻炼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

       吊脖:颈椎不堪重负,风险高

       在公园的单杠上,常常能看到有老人将脖子套在吊环上,让身体悬空晃动,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拉伸颈椎,缓解颈椎疼痛。然而,颈椎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之一,颈椎的椎体、椎间盘、神经和血管等组织非常娇嫩,过度的拉伸和牵引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吊脖时,颈椎承受的重量相当于整个身体的重量,这会导致颈椎间盘压力增大,可能引发椎间盘突出、颈椎脱位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压迫神经和血管,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脑出血、瘫痪等严重后果。

       科学安全的替代运动

       散步:最简单的有氧运动

       散步是一种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它对身体的负担小,几乎适合所有健康状况的人群。每天坚持散步30~60分钟,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散步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保持平稳的步伐,避免快走或急停。可以选择在公园、小区等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的地方散步,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太极拳:柔和缓慢,修身养性

       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改善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柔韧性,同时还能调节神经系统,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练习太极拳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最好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和呼吸方法。

       游泳:全身锻炼,保护关节

       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减少关节的压力,特别适合关节不好的中老年人。游泳可以锻炼全身的肌肉群,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协调性。同时,水的温度和压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需要注意的是,游泳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选择干净卫生的游泳场所,避免在空腹或饱腹时游泳,游泳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以30~60分钟为宜。

       八段锦:传统功法,简单有效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其动作简单易学,不需要任何器械,适合在室内或室外练习。八段锦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练习八段锦可以改善身体的气血循环,增强脏腑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于中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