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扭一下脖子便“嘎嘣响”的经历。有些人担心这是得了颈椎病。事实果真如此吗?
“如果没有脖子疼痛、僵硬、手麻、走路不稳等症状,只是单纯地扭脖子时会出现弹响声,并不能说明得了颈椎病。”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宋飞表示,健康人群偶尔也会出现这种响声,可能由关节面相互摩擦、关节与韧带碰撞、关节液内的小气泡移位或破裂等原因引起。
宋飞指出,通常情况下,颈椎曲度不良、关节不稳定、肌肉力量弱,扭脖子时就容易出现弹响。此外,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及其附属结构出现相应的老化,关节表面可能会变得凹凸不平,关节液也逐渐减少,转动时就可能变涩出现“嘎嘣响”。
“扭脖子时有响声虽不能说明一定患有颈椎病,但长此以往,关节吻合性可能越来越差,椎间盘和关节组织退变加速,或将增加罹患各类颈椎病的风险。如果响声频繁出现,或伴随疼痛、僵硬感,就需引起重视。”宋飞说。
这类人应如何科学预防颈椎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阴祖新认为,如果伴有颈肩部肌肉疼痛、单侧或双侧上肢放射样麻木及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则提示颈椎病变可能已经压迫神经系统,建议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评估颈椎退变程度。颈椎本身具有一定的弧度,如果医学影像显示颈椎曲度变直甚至反弓,则应在医师指导下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及康复。
“如无不适症状,只是单纯的‘出响’,医学影像也显示颈椎正常,则建议进行蛙泳、瑜伽、广播体操、坐姿划船等运动。加强颈肩部的肌肉力量,使其更稳定、牢固地保护颈椎。”阴祖新说。
宋飞向公众分享了一个十分简易有效的锻炼方式:站立或坐直、轻微仰头,双手交叉托住后脑勺往前抵,颈部向后使劲,形成对抗。“不要过度后仰,一定要托住后脑勺,在前后方向上对抗,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锻炼颈项部肌肉力量。这也适合每一位伏案久坐的打工人。建议每次做10~15分钟,每天3次,坚持3个月,可有效改善颈椎功能,减缓老化进程。” (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