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5年04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红豆诱人 别让相思成“毒”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在浪漫古诗的熏陶下,人们对“红豆”产生了不一样的喜爱之情。近日,在成都望江楼公园、南郊公园等多地,不仅可以捡到“红豆”,还能将其制成手串、摆件等。有网友“种草”,并把详细地点制作成攻略发布在网上,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

       专家紧急提醒:这些红豆都含有一定的毒素,和我们平时吃的红豆不是一个物种,吃不得!

       常见红豆几乎都有毒

       成都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科主管医师伏星表示,俗称的红豆有三种,包括红豆、相思豆和海红豆,常见于公园绿篱、小区绿化带。这些红豆都含有一定的毒素,其中相思豆毒性最重;而我们平时吃的、用于制作红豆汤、红豆沙的“红豆”,是指赤豆、赤小豆,多以农田种植为主。

       伏星介绍,赤小豆整体呈暗红或深红,颜色均匀,表面有亚光质感,有白色条状种脐,形状为长椭圆形,略扁。而相思豆,红黑相间(红色占2/3,黑色1/3),表面油亮反光,黑色“小帽子”明显,形状近圆形,饱满。

       据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丽涓透露,近日,一名19岁的小伙小曾(化名),误食20余颗相思子后,出现头晕、耳鸣、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在医院重症医学科被诊断为急性肾损伤,经过紧急救治后脱离生命危险。

       据了解,小曾有收集各类植物种子的习惯,看到相思子颜色鲜艳就购买了一些,但他并不知相思子有毒,以为只是普通可食用豆类。事发当天,小曾感到十分饥饿,就一口气吃了20来颗相思子。约半小时后,小曾便觉得头晕、耳鸣,随即被送往急诊科就诊。

       急诊医学科医生经过仔细询问和查看小曾所食用豆类的照片,发现小曾吃的是有毒的相思子,立即判断小曾是植物类食物中毒,立即予以洗胃、补液、完善肝肾功能检查并请重症医学科紧急会诊。小曾已存在肝肾损伤,需进行血液灌流治疗,随即被收入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治疗。经过洗胃导泻、补液扩容、抑酸护胃、血液灌流、维持内环境等治疗后,小曾脱离生命危险,并顺利出院。

       伏星进一步介绍,相思豆的叶、根、种子都有毒,其中以种子毒性最强。其主要毒性成分为相思子毒蛋白,误食后,毒蛋白会迅速被人体吸收,症状通常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出现,严重程度与摄入量相关。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全身乏力等。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脱水、休克和器官功能衰竭。此外,相思豆毒蛋白还可能引发溶血性贫血、肝脏损伤和肾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她还提醒,如果不小心误食,需立即催吐并就医,即使无症状,也需尽快前往医院,告知医生详细情况。同时保留样本,携带误食的残渣,帮助医生判断毒素类型和剂量。

       不要佩戴加工红豆饰品

       相思豆不能吃,那捡来串手链、做一些装饰品可以吗?

     “除了食用导致中毒,如果皮肤黏膜接触了破损的红豆,毒素可能通过伤口或黏膜(如眼睛)进入人体,也会导致中毒。”伏星介绍,若捡到这类红豆串手串,在自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钻孔和打磨,种子被破坏。此时毒素可能随粉尘或碎片释放,通过皮肤黏膜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影响健康。

       因此不建议加工相思豆饰品,也不要佩戴此类饰品。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存在一定的误食风险。

       她还提醒,野生植物都不建议采摘、食用,因为毒性不明,风险未知。(综合成都市场监管、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