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玩了一整天手机,或者长时间开车、盯着电脑,脖子就开始疼痛,甚至头晕眼花、恶心呕吐,严重时无法入睡,这可能都是颈椎在“抗议”。
研究显示,颈椎在低头时受力会增加2~5倍。我们在保持直立姿势时,颈椎只需要承受头部重量,约5公斤。当我们低头15度时,颈椎受力增大2.55倍,相当于头顶12公斤。随着低头角度的加深,颈椎受到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到60度时,颈椎负重已达到25公斤。保护颈椎刻不容缓。
会消失的“C”
正常情况下,颈椎的生理曲度呈向前凸的“C”形,颈部椎体间隙是前宽后窄。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但如果长期保持低头姿势,颈椎的生理曲度可逐渐消失,更有甚者,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即向后凸,引发颈椎相关疾病。
什么是颈椎病
有研究表明,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高达13.76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等刺激或压迫周围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可出现头痛、头晕、颈肩部疼痛或放射至手臂及手指的麻木等症状。
颈椎病的分类
颈型颈椎病:一般表现为颈部僵硬,酸胀疼痛,颈部前屈后伸、旋转、侧偏时感到疼痛。部分患者疼痛伴有上肢麻木。一般和长期低头的职业或颈部不良姿势有关,虽可自然缓解,但也可能反复发作。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颈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减小,压迫神经根所致。主要症状有颈部疼痛,椎旁肌肉压痛,还可伴有其他感觉障碍,如手指麻木、指尖感觉过敏及皮肤感觉减退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根性肌力障碍,甚至导致肌萎缩。
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成因比较复杂,主要是椎动脉被压迫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表现为头痛、眩晕、听力减退、视力障碍等。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常伴肩颈疼痛、手臂麻木,或眩晕、头昏、头痛等症状。由于颈椎病的各种病理变化均会直接刺激或压迫交感神经末梢,或通过颈脊神经的病理反射,引起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或抑制,出现相应症候群。
脊髓型颈椎病:虽少见但症状严重,致残率也高。此类颈椎病症状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主要表现为手足无力、抬步沉重,步态不稳或不能快步行走,感觉像踏在云端。手指不能做精细动作,后期可能出现排尿、排便障碍。
如何预防颈椎病
定时休息:不要长时间低头,尽可能让手机或电脑与眼睛平齐;可双手或左右手交替使用手机;每低头1个小时,可以起身活动一下,进行几分钟的颈部肌肉拉伸锻炼。例如伸展肩胛提肌和斜方肌,或者背部靠墙。
定期按摩:可以自我按揉风池、肩井、太阳等穴位。定期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缓解颈部疼痛和僵硬。
注意保暖:冬季可以围一条围巾防止颈部受凉。夏季也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进入有空调的室内环境也应注意保护颈椎,可穿外衣、颈部佩戴丝巾,以做好保暖工作。风寒会使局部血管紧缩,出现血流降低的危险和发生有碍组织代谢的疼痛。
适当运动:平时可以多参加运动,如游泳、打羽毛球、放风筝、瑜伽等,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还能够缓解颈椎不适。每天可以做“米字操”“施氏养生操”等颈椎保健操,所有动作以缓慢为主,动作过快会增加受伤的机会。
选择合适的枕头:合适的枕头可以保持颈椎在睡眠中的自然曲线,应避免过高的枕头。可以使用颈椎枕,平卧时让颈部稍后仰,颈部有支撑,这样有利于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侧卧时,可增加枕头高度,使颈部仍处于中立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