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四川)第21批援佛得角医疗队已在大洋彼岸坚守了300余个日夜。在阳光炽热的佛得角圣地亚哥火山岛,来自四川的援外中国医疗队队员们身着白袍,默默与疾病对抗。他们凭借专业和温情,谱写着跨越洲际的动人篇章。
让我们跟随医疗队队员、资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陈波的援非手记,走进一场持续三个月的医疗攻坚战——诊治一位普通卡车司机濒临截肢的右脚。
2024年11月7日 晴
初见Jo?o
他瘸行入诊室的姿态与爽朗的笑容形成鲜明反差。这个卡车司机,右足自踝部至足背已呈紫绀色,暗红色脓液在纱布上浸出,晕染出如“地图”般的形状。
糖尿病合并坏死性筋膜炎——检查结果印证了最坏的猜想。“医生,他们说你是中国来的专家。”他的问候让我的心陡然下沉。两个月前扎进踝部的木刺,此刻正化作吞噬生命的恶魔。
2024年11月21日 晴
床旁清创
病房没有清创设备,只有一把镊子、一张刀片和纱布,职业暴露的风险时刻存在。Jo?o攥着床单的手背青筋暴起,疼痛不言而喻,他却在刀锋划过时突然用葡语打趣道:“像在刮烂鱼鳞吧?”我望着他锁骨窝积蓄的汗液,忽然读懂了这个非洲汉子特有的坚韧。
2024年12月12日 阴
图形密码
39.8℃的高热让Jo?o神志恍惚,黄绿色脓液浸透层层敷料。
检验报告令人心惊:登革热阳性,血小板骤降至60×109/L。当班护士发现他偷偷拔除留置针时,这个七尺男儿蜷在病床上呢喃:“血管冻得生疼……”这是因为输冰盐水帮助降温让他感觉寒冷。我在他掌心画下体温曲线,将医嘱转化为跨越语言的图形密码。
2025年1月9日 晴
终见曙光
经过9次清创后,腐肉尽除后的创面,粉红色、星点般的肉芽组织倔强萌发。为控制血糖,内科专家手绘膳食金字塔,护士长编唱胰岛素口诀,患者家属每日送糙米餐盒,麻醉专家为每次清创行神经阻滞……当血糖仪的数值稳定显示在10mmol/L以下时,病房里响起了中非医护人员共同的欢呼声。
2025年1月27日 晴
设备罢工
老旧的取皮器卡死,无影灯忽明忽暗,手术室瞬间响起中、葡、英三语“惊叹”。当工程师抡起工具“抢救”照明设备时,Jo?o突然出声:“陈医生,你手在抖。”“是手术床在晃动。”我紧盯创面回应。麻醉医师压抑的笑声里,我体会到这里的医生多么不容易。
手术圆满完成,告诉Jo?o这个好消息后,我就准备回去和中国同事们一同欢度新年。
2025年2月12日 晴
中非兄弟
在三个月的诊疗过程中,Jo?o经历了17次清创、5次药敏调整和上百次血糖监测。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现代化医疗理念与传统观念的碰撞,更是在有限资源下创造的无限可能。纱布层层剥落,新植皮瓣完美存活。Jo?o扶着墙壁试探着迈步,转身时张开古铜色臂膀:“中国式拥抱可以吗?”夹杂着碘伏气息的拥抱中,他塞来一张黄色便笺纸,上面用中葡双语写着:“兄弟。”临别前,他非要自拍合影定格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