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凭借精湛医术和暖心服务,成功为一位结肠癌性梗阻患者解除病痛,帮助患者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李大爷因出现排气排便减少的症状前往医院就诊,经医生检查诊断为“肠梗阻”。接受保守对症治疗后,李大爷病情不仅没有缓解,肚子反而越来越堵,疼痛也越发剧烈。这让本就急性子的李大爷焦虑不已,一气之下决定放弃治疗回家休养。家属心急如焚,四处打听后,经人推荐来到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普外科主任孙立辉接诊后,一边耐心安抚李大爷的情绪,一边仔细结合其病史、临床表现和腹部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初步考虑李大爷患有“右半结肠肿瘤”。入院后,李大爷进一步完善了肠镜和增强CT检查,最终确诊为结肠癌性梗阻。
面对这一确诊结果,如何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成为摆在医生面前的难题。常规的肠梗阻导管减压后手术治疗方案遭到了李大爷的强烈拒绝,他直言不想再遭罪。为给李大爷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科室迅速组织了多学科诊疗讨论(MDT)。由于癌性梗阻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涉及结肠部位,再加上李大爷有胃癌病史,腹部手术切口带来的心理阴影让他顾虑重重。孙立辉耐心解释,计划为老人施行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
这一手术难度极大,既要克服既往胃癌手术造成的腹腔内致密粘连,又要完成肿瘤根治,吻合难度也超乎想象。然而,普外科医护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经过3小时的努力,成功完成手术。
术后恢复同样充满挑战。初期,李大爷心肺功能较差,行动不便,疼痛更是让他难以入眠。但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指导下,李大爷深知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开始了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饮食上,李大爷也在医护人员的建议下,由清流食逐步过渡到软食,确保摄入充足营养,助力身体恢复。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大爷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疼痛逐渐减轻,活力也渐渐恢复。 (吴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