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姹紫嫣红的,玉兰花在枝头吐蕊,木棉花热情似火,桃杏酣酣蜂蝶狂,儿童相唤踏春阳。踏春最爱赏花,但鲜花易败,芳华易逝,如何能长久呢?不妨试试以花入药,以花入馔,让我们能永远欣赏它们的美丽。为大家推荐几款可入馔的中药花,赏食同享。
梅花 | 花期初春
梅花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花蕾。味微酸,性平。归肝、胃、肺经。能疏肝和中、化痰散结,多用于肝胃气痛、郁闷心烦、梅核气、瘰疬疮毒。
梅花可以煮粥、煲汤、泡茶、煮鸡蛋,做梅花饼等。《不药良方》提到带露绿萼梅100朵,加上白糖,捣成小饼,食之可治痘疹。《本草纲目拾遗》提到鸡蛋开一孔,入绿萼梅花将开者七朵,封口,饭上蒸熟,去梅花食蛋,可治瘰疬,每日一剂,7日痊愈。《浙江药用植物志》说:梅花、玫瑰花各3克,开水冲泡,代茶常饮治咽喉异物感、上部食管痉挛。梅花泡茶很简单,取绿萼梅10克、绿茶4克,沸水冲泡,代茶频饮,能疏肝理气助消化。
桃花 | 花期3月
桃花来自蔷薇科桃或山桃的干燥花蕾。味苦、性平,无毒。有利水、活血化瘀、通便的功效。用于水肿、脚气、痰饮、积滞、二便不利、经闭、癫狂、疮疹。《神农本草经》说“使人面色润泽”,李时珍说“利宿水痰饮积滞,治风狂。将桃花研为末,可敷治头上的肥疮,手脚疮”。
桃花可做桃花蜜饯、酿桃花酒、煮桃花粥、桃花面膜等,不过桃花含有山柰酚,直接吃味道不太好,煮粥时最好加入大枣、枸杞、陈皮调味。不过需要注意,有的人会有过敏症状,一旦过敏,立即停用,及时就医。
注意:孕妇忌服。
木棉花 | 花期3~4月
木棉花又叫“攀枝花”,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干燥花。味甘、淡,性凉。归大肠经。能清热利湿、解毒,多用于泄泻、痢疾、痔疮出血。
木棉花味道清甜,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春天特别适合食用木棉花汤。几朵木棉花加上排骨或龙骨、薏米、些许盐是最常规的搭配,还可搭配茯苓、陈皮、白扁豆和赤小豆一起煲汤,有健脾行气利水渗湿的作用。木棉花和金银花、菊花同泡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适用于咽喉肿痛、心烦口渴、小便黄短、大便里急后重粘腻不爽者。
丁香 | 花期春末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能温中降逆、补肾助阳,多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丁香属于芳香类香辛调料,是所有香辛料中芬芳香气最强的品种之一,入馔能除臭解异,赋香增味,广泛用于酱、卤、烧、蒸、煮、炖等类菜肴。也是多种复合香辛料的组成原料,例如“五香粉”和“咖喱粉”里就有丁香。
玫瑰花 | 花期春末夏初
玫瑰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能行气解郁、和血、止痛,多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玫瑰鲜花可以蒸制芳香油,供食用及化妆品用,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C含量也高,也可制作各种茶点,如玫瑰糖、玫瑰糕、玫瑰茶、玫瑰酒、玫瑰酱菜、玫瑰膏等。干制后可以泡茶。泡玫瑰花茶有讲究,水温70℃~80℃比较适宜,取1~2朵玫瑰花放入杯中,盖上盖子焖3分钟左右即可。玫瑰花茶可以搭配黑糖、红枣、枸杞、蜂蜜、柠檬片等。《泉州本草》提到取玫瑰花4~5朵、蚕豆花9~12克,泡开水代茶频饮可治疗肝风头痛。
花类是中药的重要来源。除了以上介绍的花,还有很多花都可以入药,如山茶花、槐花、菊花、蜡梅花等。除了完整的花入药,还有以花的一部分入药,例如莲须是以雄蕊入药;松花粉是以花粉入药;西红花以柱头入药……
花类中药多具有质地疏松易冲泡、气味芳香味道好的特点,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花类中药越来越多应用于防病治病及养生保健等方面。花除了能饱眼福,满足口腹之欲外,还能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春天,是肝气升发的时节,宜疏肝养肝。踏春时节,不妨泡上一杯疏肝理气的花茶养养肝吧。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