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腰腿痛被视为老年人的专属烦恼,但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工作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腰腿痛症状,表现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或伴有下肢疼痛、麻木、酸胀、抽搐感,行走不便,或是不可久行,行走百米即出现腰腿痛,下肢无力甚至跛行症状。
为什么会出现腰腿痛
腰腿痛是指以腰痛、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究其原因是长期姿势不良、伏案久坐、过度劳累、外伤等导致腰部肌肉慢性劳损、椎间关节或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就像吊桥一样,如果长期超负荷,两侧悬索受力不均,年久失修,就会导致支撑桥体的桥梁发生弯曲甚至断裂。对于人体来说,长期的身体负重,不良姿势使脊柱两侧的肌肉群受力不均,有些肌肉过度收缩,有些肌肉被迫拉伸太过,此时大多数人群仅表现为腰痛,活动欠利,若此时未进行及时纠正与干预,日积月累最终将演变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突出的椎间盘以及增厚的韧带,挤压周围神经和容纳神经的腰椎管空间,从而出现腰腿部的疼痛及麻木症状。
常规治疗如何选
目前腰腿痛治疗可分为保守和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较轻发病时间尚短的人群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避免负重久坐、久站,腰部佩戴护具等一般性自助治疗,其次可以通过口服中药或西药缓解疼痛。采用牵引、电疗、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通常在一两周内即可缓解。对于腰腿痛症状严重尤其以下肢症状明显的人群考虑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人群可进一步选择神经根注射、骶管注射,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且能达到长期维持的效果。
但对于经保守治疗后症状仍未明显改善,且疼痛麻木症状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个人工作和生活,甚至出现腿部肌肉瘫痪或大小便异常的人群可采取手术治疗。具体选择何种治疗需前往正规医院咨询相关专业医生,切不可道听途说,贻误病情。
循经针刺效果佳
众所周知,在保守治疗中,针灸治疗腰腿痛疗效显著,对于单纯性腰痛最快可一次见效。就腰腿痛而言,其原因多由腰部神经受压所致,当腰部神经受压后,大量的炎症物质释放又进一步刺激损伤相应神经,致使患者出现腰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人体内的神经就像电路图一般,纵横连接着身体的各个部分,传递大脑发出的信息,控制身体的运动和感觉。正常健康状态下,这个电路图各条线路灯火通明,使得其分布区域光照正常,如果这些电路遭到破坏就会出现不同线路不同区域的故障。
由于不同个体所累及的神经不同,患者下肢也会出现不同部位的疼痛,例如大腿前侧、大腿外侧、小腿后外侧等不同症状。因此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患者实际疼痛麻木部位,选取相应神经在腰部和下肢循行的路径进行针灸治疗,可以直接刺激受压神经,以解除神经的紧张状态,减少神经肿胀,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受压神经根和组织之间的关系。该种针刺方法又叫神经干针刺疗法,针刺时患者疼痛区肌肉会短暂跳动并产生向下放射的触电感,该感觉证明受压的神经受到针灸的刺激,正在重新修复,就好像电脑死机后进行重新启动,可恢复电脑正常工作。经重新激活修复后的神经,停止释放炎性物质制造疼痛,恢复身体正常状态,为饱受下肢疼痛困扰的人群带来福音。
日常还需多保养
循经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腰腿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这是一种他助手段,除此以外我们还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养护,防止腰腿痛的发生与加剧,包括以下几点: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扭转、屈曲及过量负重,控制体重,矫正日常不良姿势(如跷二郎腿、“葛优瘫”等),避免仰卧起坐、弯腰压腿等锻炼,此类锻炼易使椎间盘内的物质向后方椎管和神经突出造成压迫。
日常饮食可适当食用补肾祛湿、活血化瘀类食物,例如黑豆、黑芝麻、枸杞子、牛膝、红花、山楂、山药、薏苡仁、茯苓等药食两用食材。避免摄入过于辛辣、油腻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经络拍打,根据腰腿痛部位,可选取小腿外侧、小腿后侧、大腿前侧用空心掌拍打,在委中穴、承山穴、太溪穴进行重点拍打,以皮肤发红为度,每次拍打20分钟,每天2次。
自助按摩:居家时自备一个网球,或者比网球小一些的弹力球按摩球(直径3厘米),利用按摩球进行相关肌肉的放松,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将按摩球放置在脊柱两侧浅浅的凹槽内靠墙站立,用身体将球抵住墙面进行缓慢移动;站立身体与墙壁成90°夹角,在腰带下5厘米处的臀部放置按摩球,让球前后上下滚动。逐步将身体背面悄悄转至墙壁,最终使身体与墙面成10度夹角,在同一高度平面进行按压。
正确规律地进行腰背部肌肉锻炼。交替支撑锻炼:患者跪于床面,先将左上肢向前伸直,同时将右下肢向后伸直,使左上肢、躯干、右下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5秒,然后缓缓恢复跪式,再进行对侧机体训练,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早晚各一组。蜷腹训练:患者仰卧于瑜伽垫上,屈膝90°,双手环抱于胸,呼气时躯干上部向上、向左或向右(向上为正蜷腹,向左向右为侧蜷腹),发力弯曲,同时腿部向心收缩,保持2秒后缓慢放下躯干和双腿,还原至初始位置。10次为1组,每日早晚各1组。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