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5年03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情绪易失控 试试“Stop+1”

       当今社会,女性不仅要在职场上打拼,还要承担家庭里的大部分家务、照顾老人、教育子女等。女性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身心疲惫、情绪失控的表现。此时,不妨试试情绪管理方法“Stop+1”。

       S:Stop,暂时中断负面情绪

       在你非常愤怒的时候,试着离开当时的环境,冷静片刻……在无法离开的时候,强制性地保持沉默,以避免自己出现过激的反应和行动,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学会接纳所有情绪。如果某种情绪让我们感觉不舒服,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去压制它,而是学会面对并接纳它,并将其转化为让我们感觉舒服的情绪。

       T:Take a breath,做几个深呼吸

       缓慢、均匀、深长的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我们的心率会随着呼吸放慢,逐渐平缓下来,也会让我们的注意力从负面情绪转移到呼吸上,不舒服的情绪状态也会随之缓解。

       O:Observe,觉察

       当我们平静下来之后,试着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感受、觉察、体会并接受此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绪,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情绪背后的“按钮”是什么,我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培养理性思维。在整个情绪平复之后,对自己当时的情绪和行为进行复盘和反思,从中提炼出可以借鉴和改变的方法和经验。

       P:Proceed,继续此时

       如果放慢语速、降低音量与对方沟通,对方往往也会被你影响,不知不觉中也降低了语速和语调。冲突缓和后,思考一下现在怎么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者保护好自己。想好了之后,在理智的状态下行动。

       及时释放情绪。把情绪能量转换为文字、声音、运动等加以释放。不妨尝试:找一个安静且不被打扰的地方,运用写日记的方式把不开心的事情随意地写出来;或者找朋友倾诉,虽然问题可能没有解决,但心情会好很多;或者去运动,运动能增强心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从而转变心情。

       恰当的医疗干预手段

       当上述非医疗措施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时,一定要到医院相应专科就诊。对于轻度的焦虑和抑郁,可以咨询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来缓解情绪问题。如果已经有中重度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且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则应到相应的精神专科加用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治疗。

       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找寻情绪表达背后的意义,而不是只关注情绪本身,就会发现坏情绪不仅能反映出最真实的你,更能打磨、塑造你。

       温馨提示:不要排斥坏情绪,它本身没有错,甚至表达坏情绪也没有错。它们都是通往成长的契机,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它以及如何转化它。 (综合健康中国、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