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西安4 岁的欢欢因为淘气,被一时心急的妈妈在他的屁股上打了一下。谁知, 1 小时后,欢欢逐渐不愿站立,4 小时后基本无法独自站立,下肢还失去了感觉。家长急忙将孩子送往医院。经医生询问与检查,发现欢欢存在隐匿性脊髓栓系,而这一情况使得这一巴掌造成了脊髓损伤。这条新闻引发热议,让许多家长“瑟瑟发抖”:孩子还能打吗?除了体罚,又该用哪些相对安全的方式管束孩子?
长沙市第一医院脊柱科主任向伟能介绍,隐匿性脊髓栓系是一个较为罕见的脊髓发育异常的问题,多见于幼儿,在生长发育后逐渐显露,并无典型症状。家长的这一巴掌对患有隐匿性脊髓栓系的孩子有何影响?向伟能表示,发病与被打巴掌关系不大,健康的小朋友被打屁股也基本不会造成脊柱损伤,“孩子本身就患有疾病,即使不挨这一巴掌,他在有限时间内也会发病。这一巴掌只可能是诱因,而非主因。”
日常生活中,家长管教孩子时会出现情绪激动,一气之下使用打屁股、打手心这种方式惩罚孩子。但实际上,体罚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长沙市第一医院儿科主任谭鑫建议,孩子犯错时,家长首先可以对孩子进行沟通和规劝;其次可采取自然惩罚法,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行为的后果;再次设立“合理的限制”,比如罚坐、罚站等,或者通过剥夺部分权利的方式来约束他们,比如减少吃零食、看电视或外出游玩的机会。 (据《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