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2年03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胃超声在麻醉领域的应用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麻醉科 黄千丽

超声检查这个项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超声是一种无创、便携的检查方法。常规体检时,通常会有腹部B超,其中包括肝、胆、胰、脾和双肾的检查。但是,我们上腹部还有一个重要器官:胃。可能大家在胃痛的时候更多的是进行胃镜检查,一般建议在静脉全麻下进行。而近几年,麻醉医生将超声检查应用于围术期的领域越来越多,比如肺超声、气道超声、食道超声、胃超声等。本文就为大家介绍胃超声的检查。


为什么要做胃超声


很多人都有过手术的经历,麻醉医生会叮嘱患者如何正确术前禁食,目的是规避围术期误吸风险。因为镇静和全身麻醉会抑制防止误吸的生理机制,如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和上呼吸道的保护反射。而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至气道及肺,有可能造成梗阻窒息、胃酸严重损伤肺组织,术后病人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功能不全等。这是较常见且严重的麻醉相关并发症,所以我们要尽可能避免。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术前禁饮禁食指南提出:清亮液体2小时,清淡饮食6小时,高热量和脂肪类饮食8小时。但指南仅仅是针对行择期手术的健康患者。而对于肥胖、怀孕、糖尿病、消化不良、急诊、既往有消化道手术史的患者并不适用。他们都会有胃排空的延迟,常规的禁食时间并不能达到胃排空的状态。围术期误吸风险的评估完全依靠临床经验,尚缺乏实用无创的床边测试。围术期胃内容物的误吸在外科人群中的总发生率在0.1%~19%;肺误吸导致了高达9%的麻醉相关死亡率。因此,用于快速评估胃内容物及容量的新型床旁超声技术应运而生。


如何做胃超声


成人胃超声扫描采用低频曲阵探头(2~5MHz)、标准腹部模式,提供必要的穿透力来分辨相关解剖标志。而高频的线阵探头可用于扫描瘦削患者、儿童或获取胃壁的详细图像。胃壁厚度为4~6 mm,在禁食状态下应用高频探头(如5~12MHz)可以清楚获得5层超声显像,这种解剖特点用于区分胃和其他空腔脏器。从胃的内表面开始,第一层薄的强回声区域对应黏膜-空气界面;第二层低回声区域对应黏膜肌层;第三层高回声对应黏膜下层;第四层最明显的低回声层对应固有肌层;第五层强回声区域对应浆膜层。胃超声扫描患者时常用的体位包括仰卧位、坐位、半坐位和右侧卧位,最佳体位的选择取决于胃截面的成像以及超声显像。


胃超声对胃内容物的定性分析


早期胃超声可以分辨胃内容物是液体还是固体。近几年现代超声技术可以成功扫描到胃超声图像,甚至是空腹情况下胃窦图像。在排空的胃,胃窦显示为并列的前后壁的扁平图像。在矢状面下,胃窦显示为卵圆形的“牛眼”征。在轴向平面下,空的胃窦好像戴手套的指头。有研究表明除了分泌的胃液,水、苹果汁、黑咖啡、茶都显示为低回声或者无回声。随着胃内容量增加,胃窦变得圆而膨胀,胃壁越来越薄。空气和气泡出现,不断形成很多活动的强回声,形成“星空”征。牛奶、浓稠液体和悬浮液都会增加超声的回声反射。进食固体食物后,食物块由于咀嚼和消化过程中混进了大量空气,会形成 “磨砂玻璃”影像。空气和固体食物的混合物在胃前壁形成许多环晕伪像,使胃后壁模糊不清。随后空气会慢慢减少,固体胃内容物形成囊实性的超声影像。进食食物会引起胃的蠕动收缩,在超声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管腔的开放和闭合。


目前胃超声逐步被应用到日常临床实践中来,虽然现在不能替代传统的禁食指南,但它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检查,特别是对急诊、糖尿病、怀孕、肥胖、有胃部疾病史等高误吸风险的患者,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实时评估胃内容物。总而言之,胃超声是一个相对容易操作又无创的检查,可以帮助麻醉医生床旁个性化预测误吸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麻醉策略,也许将来可以为个性化的禁食方案提供依据。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并接受这个检查,更安全地渡过麻醉和手术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