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2年03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尽早、全面、深度介入疫情防控
四川中医药战“疫”交出亮眼答卷
王文凭 本报记者 侯文瑾

2022年3月10日0时,成都市高新区名著司南小区7栋、8栋、9栋、10栋,乐活公社,英郡三期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解除相关封控区、管控区管理。至此,成都市中风险地区全部清零,城市运行和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也标志着此轮疫情暂时告一段落。


一声号令,白衣战士闻令而动;一声号令,新冠验方不断出新;一声号令,“大锅汤”运送社区、乡村……“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表示。


四川中医药人,勇于担当,向疫而行,彰显独特优势与力量,交出了一份格外亮眼的“四川答卷”。

强化统筹  中医药全面深度介入

疫情发生后,四川迅速响应、主动出击,把中医药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加强统筹调度、组织全面参与,在省级医疗专家组中抽调20余名中医药专家参与,实现中西医救治“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一督导”。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2月21日,在全省抗击新冠肺炎最吃劲的时刻,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同志专题调研中医药工作,强调要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更多力量,并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


在随后不久召开的省委深改委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等作出安排部署,加快推进四川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8月9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专题调研中医药工作,强调要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加强中医药防治应急攻关,加快推出一批抗疫创新中药产品,并在2021年11月29日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通过了8个防治新冠肺炎中药新药创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立项工作,安排专项经费2500万元。


一条条抗疫指令,直抵抗疫一线,在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中医防线”。


良方见实效。抗疫前线传来喜讯: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有效促进了核酸转阴,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


实践证明,在抗击疫情中,中医药全过程全方位发挥作用,已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器”。

辨证施治  中西医深度结合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于辨证施治,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021年7月23日,绵阳市首例德尔塔变异毒株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在这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全程深度介入治疗。”绵阳市中医药治疗专家组组长、市中医院副院长沈其霖说。


疗效就是生命力,疗效最有说服力。2021年7月24日,绵阳市中医药治疗专家组进行中医药辨证论治,拟定处方,配方熬制,专车送达。“患者服药一天后,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明显改善。服药三天,患者各项炎性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用药如用兵,抗疫如救火。2020年,四川省累计派出55家中医医院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308名骨干支援武汉。针对武汉中医药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紧急动员四川重点中医药企业装配“应急中药流动车”进入武汉,向武汉金银潭、江夏方舱、火神山、雷神山等15家大型救治医院免费配发16万余服中药配方颗粒,将川产优质药材直接送达武汉一线救治患者。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制定中西医联合会诊机制,明确每例确诊病例除有专科管床医生外,还另外配备1名管床中医师,并组织临床经验丰富的省级中医药专家进行巡回指导和远程会诊,一人一方、辨证施治。全省已报告的所有本土确诊病例均在第一时间接受中医药治疗。


2021年8月,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中西医结合的实施意见》,要求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的定点医疗机构要第一时间组建中西医专家团队,试行中西医联合查房、联合会诊等,结合病情需要第一时间选择使用中、西医诊疗技术协同治疗。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患者往返医院次数,降低线下诊疗压力及交叉感染风险,按照“互联网+”诊疗思路,将传统线下问诊搬到线上,借助微信公众号这一具有众多用户的平台开展线上诊疗服务。四川推进“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紧急开通网上问诊平台,将全省196家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接入平台,减少人员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决胜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硬核重器”。疫情伊始,四川就加强中医药科研攻关,开展有效方剂筛选研究,组织专家研发“新冠0号、1号、2号、3号”系列中药制剂。在全省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调剂使用,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2020年4月16日,四川省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抵达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四川省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金伟作为12人医疗队中的唯一中医专家,根据中医三因制宜的原则,拟定预防药方,按照传统熬制方法,请专家组成员定时服用,缓解水土不服和轻度高原反应,并为当地爱菲医院的中国患者熬制“新冠2号”中药汤剂,直至该患者病愈出院。

防治结合   中药“大锅汤”愿服尽服

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


在疫情防控期间,成都市青羊区中医院的门口,市民们可以免费喝到用于预防的中药“大锅汤”。此外,医院还组织医务人员深入社区,把“大锅汤”送到广大居民家中。


在疫情暴发之初的2020年1月16日,成都市报告发现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观察病例后,省中医药局就及时组织曾参与“非典”“甲流”防治的名中医精心研制中医药预防建议处方,在全国率先发布,并根据节气变化适时调整,目前已制定7版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充分发挥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作用。


“据四川省对2.2万例社区居民进行的中药预防对照研究显示:中药对整体人群的保护率在92%;对16~60岁人群的保护率尤为突出,约为95.0%。”四川省中医医院院长谢春光说。


2021年11月初,四川省内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成都市卫生健康委(成都市中医管理局)采取传统的“中药大锅汤”形式,第一时间把中药汤剂送到车站机场、隔离酒店、社区等重点场所,向市民免费提供,确保“应服尽服”“愿服尽服”。


疫情防控不松劲,中药预防暖民心。2022年3月1日,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省总工会,来到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英郡三期小区、中和街道乐活公社、中和街道名著司南小区、少城街道祠堂社区,将精心熬制的中药大锅汤送到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和隔离群众手中。


自疫情发生以来,四川省广泛推广“中药大锅汤”服务,向重点人群等免费发放,让中医药预防在全省城乡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战“大疫”,应“大考”,夺全胜。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省中医药人将不辱使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努力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